農業科技報 2022-11-04 13:16
“我們的工廠化養殖,實現了全年鱸魚、鱸魚苗上市自由。”近日,在位于四川省江油市西屏鎮長青村的四川寧潤農業公司養殖基地,生產部負責人楊琦正忙著將10萬尾鱸魚苗發往重慶。
在江油當地,過去多以傳統魚塘養殖為主,如今在水產養殖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下,依托龍頭企業帶動,龍鳳、彰明、武都、西屏等鄉鎮現代漁業發展形成了一批標準化、集約化、機械化、清潔化的規模養殖基地,養殖鱸魚、鱖魚、鱘魚、淡水銀鱈魚等特種水產品,構建起現代漁業新格局。
楊琦介紹:“在工廠化養殖基地利用車間溶氧控制系統、尾水處理系統及溫控系統,形成了循環養殖生態體系,實現養殖環境溫控自由,水溫控制在25℃左右,是鱸魚比較適宜的一個溫度。”該系統不僅解決了鱸魚越冬、產卵的問題,還預防了因夏季高溫造成的“翻塘”。
正是工廠化養殖破解了鱸魚養殖的季節性困擾,讓鱸魚和鱸魚苗實現全年培育,根據市場行情靈活應對,搶占“空檔期”。“去年我們頭一年試水培育鱸魚苗,全年售出180萬余尾,銷往成都、廣元等地。”楊琦說。(羅敏)
秋糧有望再獲豐收 “實現1.3萬億斤以上目標有把握”
喜迎黨的二十大特刊|這10年,養老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政策性養殖險——為牧民生活“保駕護航”
永順實施育肥豬保險降低生豬養殖風險
即墨獼猴桃上市了!
【鄉村振興進行時】柞崗鎮卜憲有:雙向養殖奔富路
國慶假期全省實現旅游收入逾210億元
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養殖機械化技術培訓班在貴港桂平市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