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22-11-07 11:40
色彩鮮明、構圖拙樸,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的農民把一幅幅農民主題畫作從鄉村的墻壁畫到了各大城市的美術館、公益廣告牌。
記者看到,當地村史館資料顯示,地處舞陽縣城東北20多公里外的胡崗村歷史上曾是一處古寨,1938年1月,由河南大學師生組成的抗敵訓練班農村服務團從許昌徒步來到胡崗村,帶領當地農戶利用壁報、宣傳畫等形式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直到當年4月初離開。

農民畫家在舞陽農民畫院里創作農民畫。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正是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下,胡崗村不僅走出了一批革命戰士,而且也種下了繪畫的種子。”今年75歲的農民畫家胡慶春說,“我就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學繪畫的。”到了70年代,舞陽縣農民畫已經小有名氣。
1984年,21幅舞陽農民畫入選河南省第二屆農民畫展,1987年,7幅舞陽農民畫入選第一屆中國藝術節“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展覽”,此后,舞陽農民畫更是多次被選入對外文化交流項目,赴國外展出。
“80年代開始,舞陽農民畫的名氣越來越大,賣畫也成了胡崗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胡慶春至今還記得,當時,胡崗村村民農閑作畫,每到逢年過節,就騎著自行車到周邊的集市賣畫,“比種地收入還高。”

觀眾在舞陽農民畫院的展廳里拍照。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2009年以來,舞陽縣堅持每年舉辦一屆農民畫大獎賽,成立了農民畫院,實施了簽約畫家制度和精品創作工程,舞陽農民畫協會會員也擴大到200余人。
2013年以來,280余幅舞陽農民畫被制作成各類公益廣告作品,在全國主流媒體、各大城市的交通要道刊播宣傳。
胡崗村也在村里建起了舞陽農民畫院胡崗分院。現在,胡慶春不僅自己作畫,而且帶領兒子、兒媳在九街鎮開辦了培訓班,“要讓下一代把農民畫代代傳下去。”胡慶春說。
從架子車到摩托車再到小汽車,從牛耕犁作到脫貧攻堅再到鄉村振興,在舞陽農民畫院的展廳里,生活的時代變遷都被農民畫家創作記錄在一幅幅畫作里。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鄉村振興中發展旅游,把村外邊的人吸引到胡崗村,親身體驗農民畫創作和農村的變化。”胡崗村黨支部書記胡中海說。
河南持續做好糧食安全大文章
畝產924.24公斤!慶云縣玉米高產記錄再刷新
河南虞城:速生菜敲開致富門
[河南]商丘市新增22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
大家聊巨變丨諸大建:蝶變崇明島
【二十大代表風采】劉秀祥:激發山鄉學子的奮斗動力
這十年這十秒,帶你感受武城十年巨變!
2022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助力鄉村振興(河南)活動在新鄉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