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農村版 2022-11-22 15:00
“今年酥梨豐產又豐收,賣上高價錢,關鍵是我們種梨用上了‘高科技’!”日前,碭山縣“一號梨園”園藝場基地里,正在摘果的果農朱世堂高興地說。聊起梨園“管理經”,他熟練地打開了手機:“梨園里哪個位置缺水,我手機上都會有提示。你看,我只要在手機上一摁,噴灌設備就會啟動,樹下就可以澆水了。以前我用水管一棵棵澆水,一天頂多澆1畝地,現在我一個人就能澆100畝。”
2021年6月,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聯合阿里云,在碭山縣良梨鎮實施梨園數字化改造試點,建設物聯網、云平臺和大數據系統,對梨樹生長環境動態監測,及時采集土壤溫度、濕度、pH值、鹽度等實時數據。同時,將酥梨種植最適宜的土壤、氣溫、蟲情等條件全部數字化,形成碭山酥梨“農業知識圖譜”,構成“數字種植模型”,包括梨樹栽培、水肥、植保、樹體修剪等模型。
結合知識圖譜和物聯網采集的實時數據,果農就可以對梨園進行科學化、精準化管理。梨園技術負責人孫曉光說:“今年春天,系統持續跟蹤果園異常環境變化趨勢,曾4次精準測報‘倒春寒’,提醒梨園管理員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避免梨花被凍傷影響坐果率。”
該縣引入“數字種植模型”,不僅方便了農戶生產管理,還提高了酥梨的品質,帶來了增收。“現在,我種植的梨園變成了‘數字果園’,生產的‘數字梨’糖度達到13度以上,比之前的普通梨更甜,每個梨比以前重100克左右,更受消費者歡迎!”果農朱世堂說。
鄭州果樹所栽培中心副主任司鵬表示,該種植模型可以實現種植環境更趨于一致性,推動灌溉、營養管理等關鍵農事作業過程標準化,提高酥梨的品質和口感,有利于提升碭山梨的優果率。
山丹:新技術新品種助力“甜菜”喜豐收
碭山:“智慧梨園”里看鄉村振興美景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通知保障農民用上放心肥
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新技術催生新業態
機械化新技術支撐復合種植 促進穩糧增油
“營養、口感”雙在線 天祝牧草青貯有了新技術
寧波鄞州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制造提升經濟“含金量”
秋到碭山,梨果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