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融媒 2022-10-21 15:04
澎湃的動能 創新驅動
十年來,中牟縣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各項科技創新指標顯著增長,國家火炬產業特色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省級農業科技園先后獲批,2018—2020年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
01 這十年,中牟的創新生態不斷優化
構建了以《中牟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中牟縣關于扶持重點產業發展的意見等七個文件的通知》《中牟縣創新創業團隊引育計劃實施辦法》等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各級研發機構、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等10余類科技項目建立了動態培育庫,實施梯次型培育模式,實行“一企一策”服務,加強針對性指導。
每年開展科技活動周、知識產權宣傳周等科普活動,展出各類科普宣傳版面150余塊/次,發放宣傳材料40000余份,營造了濃厚的創新氛圍。

引育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15個,涉及人才80余名,其中博士學歷46名(含頂尖專家:院士2名,國家青年千人1名,中科院百人計劃1名)。

02 這十年,中牟的創新主體蓬勃發展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3家,較2012年實現6.6倍增長。新增市級研發平臺70個,較2012年實現10倍增長;新增省級研發平臺41個,較2012年實現20.5倍增長。

13項指標從無到有,截止目前,全縣擁有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57家、國家級星創天地2家、省級星創天地3家、市級星創天地4家、省級創新龍頭2家、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家、省(市)級院士工作站1家、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市級眾創空間1家、市級科技型企業187家。

03 這十年,中牟的創新投入持續提升
2012年以來財政科技投入累計達到6.35億元。期間,共培育實施科技計劃項目600余項,引導全社會研發投入超60億元。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8.43億元,較2012年實現1.16倍增長,縣域全社會研發投入實現翻番。2017—2019連續三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保持鄭州六縣市第一位。

澎湃的動能 深化改革
十年來,中牟縣堅持把改革作為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以深化改革激發發展新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累計實施各類改革項目700余項,改革內容涉及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體制等12個領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體制機制保障。
01 這十年,中牟的試點改革蹄疾步穩
國家、省、市累計在中牟縣部署試點改革項目18項,縣域綜合醫改、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開發區“三化三制”改革等試點項目落地生根、縱深推進。
縣域綜合醫改獲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同志親自批示,成為分級診療改革的“全國模本”。縣域內就診率達93.39%,基層就診率達66.24%;慢病患者基層醫療機構管理率達99.98%;千人執業醫師達到3.2人,千人執業護士達到3.6人。


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以“引領青年、組織青年、服務青年”為目標,縱深推進10個領域34項改革舉措,成為全省唯一一個被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榮譽稱號的縣(市、區),在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試點縣(市、區)終期評估中,成績排名全省第一。

02 這十年,中牟的重點改革成效顯著
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動以“一件事”為牽引的“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政務服務改革,打破各類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隱形門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抓好國有企業、土地制度、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改革,讓市場體系更加成熟、市場主體更加活躍。
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2139項政務服務事項承諾時限由法定的51214個工作日壓減至4455個工作日,壓減率達91%,其中2136項實現一網通辦。

工程項目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00個工作日壓減至最長61個工作日,最短5.5個工作日。

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三免”服務(免費文印、免費傳真、免費郵寄)、告知承諾制服務、“紅幫辦”服務等成為我縣政務服務的靚麗名片。


03 這十年,中牟的亮點改革精彩紛呈
官渡鎮基層社會公平化管理模式、孫莊村鄉謠農場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新模式、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雙優”“雙帶”文化惠民工程等結合實際創新的改革品牌,在全市、全省叫響。

官渡鎮通過探索以“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的基層社會公平化管理新模式,村民大會參會率由不足60%提升至平均86%,村民待遇、宅基地審批、責任田調整三項工作信訪率下降51%。先后受到了人民日報、河南日報、國家信訪等報紙和刊物的報道和宣傳。

2020年,中牟縣成立全市首家綜合性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截至目前,累計進場交易272宗,流轉期內總成交額達7.657億元,平均溢價率24.3%,為農民增收1.82億元,初步實現了讓農村“沉睡資產”活起來,讓農民財產性收入多起來的改革目標。平臺交易額及交易數量均位列全省第一,被省農業廳作為典型上報農業部,被鄭州市列為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試點。

澎湃的動能 全面開放
十年來,中牟縣堅持把開放作為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以擴大開放形成發展新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開放型經濟實現轉型跨越發展,開放型經濟主要指標居全市前列,對外開放度明顯提升,基本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內外融通、流通便捷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01 這十年,中牟的外聯通道更加通暢
實現了高速成環大格局,連霍、鄭民、京港澳、安羅合圍,“井”字形高速路網已成型。主要干線道路形成“四環七縱十二橫”的路網布局,與鄭州、開封實現無縫對接。鄭開城際軌道穿境而過;鄭州都市圈市域鐵路K2線在中牟設置4個站點;鄭州地鐵線路規劃中有5條通往中牟,8號線已經開工建設。




02 這十年,中牟的招商引資碩果累累
圍繞文化創意旅游、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新能源、數字經濟、創意設計等產業,大力推行以商招商、平臺招商、中介機構招商和商協會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方式,累計引進項目453個,協議資金約5800億元。

圍繞現代服務業,先后引進了華強方特旅游度假區、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海昌海洋公園、杉杉奧特萊斯、中原數字出版產業園等項目,金世紀建國飯店等五星級酒店正在建設,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文旅消費產業鏈,為全省文化旅游市場注入巨大動能。




圍繞先進制造業,先后引進了東風日產缸體缸蓋生產、青山變速箱、機動車質量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博爾越專用車、博奧車用激光設備、飛龍汽車水泵生產等項目,構建了“整車研發制造、零部件生產、后市場服務”全鏈條的汽車產業體系。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后引進了比克電池、江蘇清能大功率燃料電池等項目,新能源產業快速壯大;先后引進了仁合熙德隆抗腫瘤藥研發生產基地、中牧疫苗產業基地、博凱健康產業園、貝迪獸藥生物制品等項目,生物醫藥產業初具規模。




03 這十年,中牟的商貿水平不斷提升
引進并落地一批標志性商貿企業,極大地優化了商貿結構,提升了規模水平。2021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億元,較五年前增長62%,較十年前翻了一番。

杉杉奧萊、海寧皮革城已成為鄭東消費新地標,天澤城、新悅城、萬華V世界等商業綜合體投入運營。




中部地區最大的農產品物流企業—萬邦物流城扎根中牟并不斷發展壯大,年交易額1000億元、交易量2000萬噸。


04 這十年,中牟的外貿外資穩中有進
完成對外貿易經營者企業備案172家。2021年,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0.33億元,年均增長5%;實際利用外資7840萬美元,年均增長6%。


組織企業參加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東博會、高交會等活動,讓外貿企業“走出去”,推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鄭州陳氏陽光果蔬貿易有限公司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河南交易團簽約1.8億元項目。


非凡十年,對外開放碩果累累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小廠鎮:產業集群蓄動能 打造宜居新鄉村
二十大進行時丨感悟非凡成就 汲取前行力量——黨的二十大代表參...
江蘇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加速 釋放"三新"經濟更強活力
這些非凡成就被寫入二十大報告
心潮澎湃 震撼人心 備受鼓舞 奮發圖強 湖北蘄春縣生態環境分局...
黨代表手記 | 黨的二十大代表劉發英:讓山里孩子擁有更多人生出...
數讀二十大報告!這些KPI見證非凡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