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11-11 02:42
10月18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一場集體采訪。來自吉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代表團的新聞發言人出席采訪活動,介紹代表團學習討論二十大報告情況,并就各省(區)近十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相關情況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吉林代表團新聞發言人、省委副書記劉偉代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談到,吉林省既是老工業基地,也是農業大省。吉林這些年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努力讓中國人的飯碗盛更多的吉林糧。十年間,吉林省的糧食產量連續跨上700億斤、800億斤兩個大臺階,以2%的國土面積貢獻了5.92%的糧食產量。
劉偉用“12345”這串數字概括吉林在全國糧食生產格局中的貢獻。“1”就是去年糧食增產率在全國主要產糧省份位居第一位。“2”就是凈增糧食產量在全國居第二位。“3”就是儲備調出量在全國居第三位。“4”就是單產居全國第四位。“5”就是全國第五位的產糧大省,全省糧食商品率已經達到91.1%。據統計,全國近些年排名前10位的產糧大縣中,吉林就有7個,其中榆樹市始終排在全國第一位。根據有關部門預測,今年吉林省糧食將再獲豐收,糧食產量有望再創新高。
劉偉介紹,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吉林省采取了幾項措施:一是始終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率先啟動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與中科院聯合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累計建成高標準良田4000多萬畝。二是全力保護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將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梨樹縣的7月22日作為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日,并在全國率先出臺保護黑土地的地方性法規,進一步總結推廣“梨樹模式”。三是大力支持現代種業創新發展,主要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四是推動農機、農技、農藝深度融合,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以上,比全國高出20個百分點。五是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大文章,推進千億斤糧食、千萬頭肉牛、千萬噸林特產品、萬億斤農產品及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三千一萬”工程。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重要指示要求,充分發揮吉林農業特色優勢,以實施‘三千一萬’工程為抓手,加快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努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劉偉對中外記者表示。
記者 郭少雅
原標題: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一場集體采訪——努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數讀二十大報告 | 9個重要表述,帶你理解高質量發展
二十大時光丨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高碑店市新城鎮大屯村學...
二十大時光| 涿鹿欒莊鄉組織聽報告學報告 黨員干部群眾反響強烈
二十大時光| 涿鹿縣文學藝術界學習二十大報告,以更加昂揚的姿態...
二十大時光 | 高碑店市黨員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
收好這份思維導圖,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
二十大時光 | 新能源產業建設按下“快進鍵”
人民財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