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縣融媒體中心 2022-10-19 14:31

實干篤行 砥礪奮進
在新征程中貢獻組織力量
一、強化人才驅動,打造人才建設“新高地”
沽源縣始終堅持“黨管人才、部門聯動、各司其職”原則,堅持改革創新,突出績效導向,著力促進人才與發展深度融合。
一是為機關、事業單位引進人才。2022年招錄選調生8名,其中碩士研究生2名;招錄公務員10名,其中本科學歷8名;招錄事業編248名,社區工作者120名。
二是“柔性”引進發展急需產業人才。同國家半干旱中心和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圓圓藜麥課題組合作,建設藜麥育種基地,引進藜麥品種900余種,培育種子30余畝。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陳緒清、國家百合產業創新聯盟杜運鵬、省林草局李增良等10余名專家,到大石砬村指導花卉種植20余次。

三是培育本地鄉土人才。以本地產業發展為引領,培育一批蔬菜種植、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銷售人才,在教育系統培育一批本地名師,在衛生系統培育一批本地醫療專家。
四是建立激勵機制。全面落實燕趙英才服務卡制度,制定了《沽源縣燕趙英才服務卡制度暫行辦法》,為中直企業掛職干部、省直扶貧駐村干部和16名優秀人才申領燕趙英才卡,共計112張。深化人才安居工程,為有效保障引進人才的住房需求,起草《沽源縣“人才公寓”分配使用方案》,裝修人才公寓34套,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工作。貫徹落實中央、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制發《沽源縣人才工作實施意見》,為實現“綠色發展 生態沽源”貢獻組織力量。

二、堅持黨建引領,打造鄉村振興“沽源樣板”
以打造黃蓋淖鎮、白土窯鄉、長梁鄉中心村和小河子鄉示范片區為著力點,安排整合各級銜接資金和其他財政涉農資金3.98億元,實施各類項目203個,大力推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壩上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按照“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的思路,以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為主體,成立了5個特色產業協會黨組織,重點培育了藜麥、櫻桃、草莓、百合種植等一批特色產業,形成了“支部+協會+企業+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探索建立了組織引領、利益鏈接、帶動增收、整體提升的“抱團”發展機制,以模式創新促動資源整合,以機制創新提升發展質效。通過產業的強力帶動,目前,全縣233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

三、建強“兩新”黨建,打造新興領域黨建典型
以西新、灤河路社區為試點,設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愛心驛站”,解決配送場地、休息補給、會議活動等實際需求,現已服務50余人次。重點培育3個非公企業黨建特色示范點,精心打造了黨建陣地600余平方米。依托富硒燕麥協會,聯合長梁、蓮花灘等6個鄉鎮的39個村黨組織組建沽源縣富硒燕麥康養產業聯合黨委,形成黨建引領產業、黨建賦能產業、黨建融入產業的發展格局。

來源:中共沽源縣委組織部
【聚焦二十大】奮楫揚帆再啟航 勇毅前行譜新篇—巴燕鄉廣大黨員...
學習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丨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義縣廣大干...
二十大時光 | 催人奮進 梨都兒女譜寫復興偉業新篇章
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揚帆遠航——中共二十大報告引發...
宏偉藍圖催人奮進 砥礪奮進續寫華章
新華社評論員: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
二十大時光| 涿鹿縣文學藝術界學習二十大報告,以更加昂揚的姿態...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征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