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正安 2022-10-19 15:47

從瑞溪鎮木盆寺村搬到瑞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3年,王開建從農民變成了市民,開始自主創業,開了家小餐館,生意還不錯,日子越過越滋潤,說起搬到瑞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3年來的改變,王開建的嘴角總是不自覺上揚,“這里醫療、交通、教育等基礎設施都十分完善,感覺日子越過越滋潤。”

3年前,在外務工的王開建與妻子得知符合國家易地扶貧搬遷的惠民政策后,為了就近照顧家人,兩人一合計,決定搬遷至瑞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頗有經商頭腦的王開建,搬到安置點后,就在小區開了一家餐館,生意還不錯,圓了自己“創業夢”的同時,還能就近照顧老人和小孩。
在安置點,王開建一家和其他居民一樣,享受到了優質、完善的教育和醫療服務。

王開建的小女兒王雨晨,現就讀于正安縣第四小學,走路上學僅需要10多分鐘。舒適宜人的校園環境,寬敞明亮的教室,豐富的課堂教學,讓王雨晨覺得在這里上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王開建的父親,空閑的時候就去社區衛生服務站享受免費量血壓,社區醫生也會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建議。搬遷之前,看病卻沒有這么便利,需要從老家乘車趕到縣城,現在只需步行幾分鐘就可以,就醫的福利和便利,給了老人滿滿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日子越來越舒心,王開建一家改變的不僅是居住環境,生活質量和精神面貌也同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開建的幸福生活,是瑞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7萬余名搬遷群眾生活的縮影。

“瑞濠街道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關于易地扶貧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工作要求,重點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把黨的建設貫穿于易地扶貧后續扶持工作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二是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促進群眾就業增收;三是健全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群眾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社區治理方式,持續推進社區治理工作,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實現了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的工作目標。”瑞濠街道辦事處主任楊佑說。

新生活的開始,也是新奮斗的起點。瑞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通過持續落實好后續扶持政策,讓搬遷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像王開建這樣的六口之家一樣,真正實現了“安居”又“樂業”。
鄭合一 劉閆
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二十大報告這樣總結和部署
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手賬
黨的二十大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 習近平主持會議
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讀懂中國式現代化
胸懷天下的中國抉擇——國際社會熱議中共二十大將對世界產生深遠...
團結奮進偉大復興新征程!象山各界熱議二十大報告
學習進行時|二十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三個務必”
中國新發展 世界新機遇——外籍語言專家看中共二十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