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特發布 2022-10-19 16:41

張曉兵代表: 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張曉兵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視野開闊,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綱領性文獻,聆聽后倍感振奮。”黨的二十大代表、興安盟委書記張曉兵說。
張曉兵代表表示,要結合興安盟實際,確保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部署的五大任務,推動“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建設不斷走深走實。
在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方面,重點做好“保護”“治理”和“轉化”三篇文章,加快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守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金字招牌。
在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方面,堅決扛起新時代強邊固防政治責任,加強軍警地協同協作,確保邊疆安全穩定。同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做好民族工作,著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盟。
在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方面,通過合作式開發、耦合式利用、靈活性改造等方式,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經濟,與周邊地區合作共同打造蒙東和東北地區風光氫儲一體化產業基地。
在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方面,全力抓好國家級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積極培育壯大“兩米”“兩牛”等優勢特色產業,持續深化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做優做強“興安盟”系列區域品牌產品。
在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方面,大力發展泛口岸經濟,加強與蒙古國在生態保護、跨境旅游等領域深入合作。同時與周邊省市共同推動阿爾山至喬巴山跨境鐵路項目,合力打造連接蒙古國、俄羅斯的東北陸海新通道,加快融入發展大循環。
“我們還必須在轉變發展方式和干部作風上多下功夫。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深做實‘五個大起底’行動,把節約集約理念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各方面。制定出臺關愛和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制度規定,讓擔當作為、真抓實干在全盟蔚然成風。”張曉兵代表說。
代欽代表:展現阿拉善擔當 作出阿拉善貢獻

代欽代表。
“黨的二十大報告是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黨的二十大代表、阿拉善盟委書記代欽談了學習報告的感受和體會。
代欽代表認為,報告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開創了黨的創新理論新境界;全面總結偉大變革,激發了砥礪奮進新征程的精氣神;深刻分析形勢任務,彰顯了百年大黨的堅定自信和使命擔當;清晰擘畫宏偉藍圖,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前進方向。
“我們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深刻領悟精神實質,準確把握實踐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強的擔當、更實的舉措,在完成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方面展現阿拉善擔當,作出阿拉善貢獻。”代欽代表表示。
堅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阿拉善盟將堅決扛起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責任,以釘釘子精神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把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構筑得更加牢固。
矢志不渝守好邊疆安全。阿拉善盟肩負著守衛祖國北疆安全穩定的重大政治責任,將認真做好強邊固防、民族團結、興邊富民各項工作,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持續鞏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面。
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基地。阿拉善盟將搶抓國家在“三地一區”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戰略機遇,圍繞近期打造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遠期建設億千瓦級清潔能源大基地的目標,加快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努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做優做精優勢特色產業。阿拉善盟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牧業產業化深度融合,以綠色、高端、精品為方向,加快推進優勢特色資源開發,努力增加更多綠色優質農畜產品供給。
著力提高開放發展水平。阿拉善盟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力發展泛口岸經濟,為打造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出阿拉善貢獻。
代欽代表說:“我們將按照自治區黨委統一安排,結合阿拉善實際,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劉志彧代表:建設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一流大學

劉志彧代表。
“黨的二十大報告立意深遠、高屋建瓴,領航定向、催人奮進,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綱領性文獻,是承載萬千期盼、凝聚全黨智慧、具有思想偉力、帶領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行動指南。”能夠親歷盛會,黨的二十大代表、內蒙古大學黨委書記劉志彧心潮澎湃、倍感振奮。
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一系列論述,為教育賦予了新的使命、目標、任務,就是要在新領域新賽道中賽出好成績,在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中打造重要一極。”劉志彧代表認為,“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事業,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不懈追求和奮斗目標。”
劉志彧代表表示,內蒙古大學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第一議題來學習研究,第一任務來安排部署,第一要務來推動落實。要加強理論武裝,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融匯貫通于辦學治校的全過程、教育教學的各方面。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科學理論鑄魂育人,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著力培育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劉志彧代表說,內蒙古大學要主動融入國家和自治區發展的大局中,加快“雙一流”建設,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堅決守住守好意識形態前沿陣地,落實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課程、科研、實踐等環節進行科學設計和安排,切實融入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管理服務,貫穿立德樹人始終。
扎根祖國邊疆,胸懷“國之大者”。“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推動學校的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競爭發展、特色發展、融合發展,建設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劉志彧代表表示。
何雨春代表:深入推進國企改革 提升能源保供能力

何雨春代表。
親歷盛會,黨的二十大代表、內蒙古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雨春心潮澎湃。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何雨春代表倍感振奮、備受鼓舞。他說,報告是宣言書、是動員令,必將激發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而奮斗的豪情壯志和磅礴力量。
目標已經明確,關鍵在于落實。何雨春代表表示,內蒙古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內蒙古能源集團作為內蒙古唯一一家區屬能源企業,將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保障能源安全的要求,聞令而動,穩定煤電,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大煤礦開發建設力度,全力推進轉型升級,心無旁騖抓發展,不斷提升能源保供能力。
何雨春代表說,內蒙古能源集團本身就是改革的產物,是國企改革的見證者、參與者,也是受益者。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內蒙古能源集團將堅定不移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牢牢把握正確改革方向,向深化改革要活力,向擴大開放要活力,向科技創新要活力,打造效益優良、管理規范、充滿活力的一流能源企業,努力以新手段、新動力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國有企業發展新目標、新任務。
“自我革命需要刀刃向內。”何雨春代表說,內蒙古能源集團將建立市場化經營新體制新機制,推進市場化選人用人,推行全員績效考核,加大開放合作力度,優化國有資本配置,充分發揮協同效應,改革一切阻礙發展的陳規陋習、沉疴積弊。
“作為國有企業,我們將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大力推進作風建設,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融入企業治理各環節、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何雨春代表鄭重地說,內蒙古能源集團一定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過程中當好排頭兵。
鄧郁代表: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關心關切

鄧郁代表。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讓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參加完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后,鄧郁代表仍難掩激動。總書記在報告中多次提到“人民”,突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人民至上”理念,這讓她感觸頗深。
鄧郁代表是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迎澤街道南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12年來,她扎根社區,全心全意服務轄區居民,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悠悠萬事,民生最重。多年來,她克服困難,盡心竭力解決社區棘手問題:清理了長期堆放的垃圾,整治了“小區菜市場”亂擺亂放現象,打造了“為老服務站”……她還結合社區實際,探索出了“以黨組織為核心、組織共建、大事共議、平安共管、文明共創、服務共享”的“一核五共”黨建服務發展模式,為基層治理和社區發展蓄勢賦能。
如今,在南苑社區,太陽能路燈、智能監控設備、充電車棚等一批民生項目落地落實,斜陽椅、夜光樓號牌、智能云廣播等“微實事”項目有序開展,“長者生日會”“家有好鄰”“攜手青苗、與愛同行”等互助型“微服務”深得民心。社區開展的“微實事”“微服務”等項目,群眾滿意度達99%。
報告提出,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鄧郁代表說,報告對新時代基層干部服務群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這幾日對報告的學習領會,方向更明了,干勁更足了。”她表示,要當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領學員、宣傳員和踐行者,帶領同事從百姓身邊“微小事”入手,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關心關切,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不斷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
劉淑君代表:把“健康種子”種進百姓心田

劉淑君代表。
“報告在闡述新時代10年取得的成就時提到,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我對此深有感觸。”黨的二十大代表、錫林郭勒盟中心醫院科教科主任劉淑君說,黨的二十大報告充分反映了時代要求和人民期盼,展望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美好前景,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在一線工作30多年,劉淑君代表見證了當地醫療衛生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錫林郭勒盟離北京很近,前些年群眾遇到當地醫院診斷不了的病,就把CT片送上開往首都的班車,由北京的親友拿到醫院去問診。如今,CT片不再‘乘車’了,我們有了先進的數字化設備,化驗結果與北京、上海等地56家醫療機構實現了互認。” 她說。
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高效、快捷的醫療服務,錫林郭勒盟中心醫院啟動空中救援服務,打造“農村半小時、牧區一小時救援圈”;建立了遠程醫療中心,實現與北京、上海等地三甲醫院專家在線遠程醫療;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為出院患者或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門基礎護理、慢病管理、康復護理等方面服務,打通護理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劉淑君代表列舉的身邊發生的變化,展現了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在醫療衛生領域取得的成績。
“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劉淑君代表連續多年堅持開展健康教育,帶領團隊舉辦近萬次健康科普講座,10余萬人受益。
在劉淑君代表看來,醫療事業必須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醫院也要實現從服務患者向服務廣大人民健康轉變。2015年,她在醫院內分泌科開設宣教課堂——“每日一講”。7年后,“每日一講”已經從內分泌科延伸到醫院的各個科室;講述人也從劉淑君代表一個人變成了全院黨員和各科室的骨干醫護人員。
“回到基層后,我一定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好貫徹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作為奮斗目標,繼續當好健康知識的‘擺渡人’,把‘健康種子’種進百姓心田。”劉淑君代表說。
來源:《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這里是加深認識中國的絕佳窗口”——境外記者眼中的二十大
新時代創造新機遇 新征程注入新動能——中共二十大召開在港澳社...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集中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式盛況
[內蒙古]秋收進展順利 糧食收獲已達8成
聚焦 | 界首市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
【聚焦二十大】奮楫揚帆再啟航 勇毅前行譜新篇—巴燕鄉廣大黨員...
【聚焦二十大】初心如磐 踔厲奮發——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城關鎮黨...
【二十大時光】敦煌:學習二十大精神 振奮精神鼓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