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發布 2022-12-08 01:12
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美麗城鄉》欄目聚焦龍南
報道我市鄉村改革活力足
“老屋”復活煥新景的生動實踐!
一起來看報道




又美又燃的龍南“老屋復活”改革
吸引央視聚焦全網關注
真是太贊了!
一起來了解更多龍南“老屋復活”改革的故事吧!
龍南市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擁有大量圍屋和客家民居,卻因長期閑置造成老屋資源浪費。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的“實施拯救老屋行動”要求,探索資源整合、活化利用、長效保護“三位一體”農村“老屋復活”改革,實現老屋變民宿、“空心村”變“網紅村”,培育了鄉村振興新動能。目前,共盤活利用農村閑置住宅665幢,建成8個老屋民宿集聚區,帶動1.2萬余名農民受益。

盤活閑置資源 促老屋“蘇醒”
一是建立圍屋保護修繕機制。全面摸清老屋底數,按照建筑年代、建筑形式、房屋產權、使用狀況、流轉意愿等信息建立臺賬,目前登記在冊的有376座客家圍屋和1678幢(間)客家民居。采取分類施策,對列入市級以上文保單位的圍屋,由政府組織修繕;對未列入文保單位但產權人修繕意愿較高的圍屋,以群眾自籌、政府獎補的方式開展修繕;其它圍屋以維持現狀保護為主,強調保留祠堂、圍墻、炮樓等文化意象,待條件成熟逐步修繕。

▲渡江鎮黃花灣共享村落的客家民居修葺一新。廖彩新 攝

▲炊煙有意,鄉村有詩,臨塘鄉芷溪谷一隅。
二是創新老屋托管流轉機制。在鎮村兩級設立32家老屋托管站,由鎮村干部和村小組長組成管理機構,負責對老屋進行托管和流轉。農戶自愿將閑置房屋交給托管站托管,再由托管站統一對外掛牌招租,流轉給承租方經營。托管站作為老屋租賃中介方,收取適當的管理費用上交給村集體;農戶通過老屋流轉獲得租金收益;承租方獲得老屋使用權,可用于經營農家樂、民宿、康養、旅游等產業。目前,該市4個市級示范點老屋流轉率達75%。

▲里仁鎮正桂民宿村新建民宿—“榕宿”。
三是探索老屋規范化經營機制。通過創新發放“三本證件”,明確資格權、放活經營權、保障收益權,推動閑置老屋規范有序進入市場,為老屋流轉供需雙方提供合法保障。“第一本證件”為鄉賢鄉居資格權證。即有意愿回鄉投資經營且符合條件的鄉賢提出申請,鄉賢鄉居資格審定委員會經過審查評定、會議討論以及社會公示等流程,認定申請人資格后頒發該證,鄉賢持證參與老屋流轉經營。“第二本證件”為鄉賢鄉居房屋經營權證。即鄉賢流轉老屋并完成相應的改造提升工程后,可申請辦理該證,證件加蓋政府公章,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相關部門對持證鄉賢開辟金融貸款、工商辦證、技能培訓等綠色通道。“第三本證件”為老屋民宿經營證件。即相關部門簡化優化工作流程,在全省率先探索辦證申請、安全鑒定、聯勘聯審、審批辦證“四步法”,為持有房屋經營權證的鄉賢辦理民宿經營許可證。目前,已辦證32本。

▲黃花灣共享村落一角。廖彩新 攝
豐富發展業態 為老屋“造血”
一是創新“老屋+民宿”模式,打造民宿集聚區。探索老屋民宿集聚發展機制。以創建全省“美麗活力鄉村+鄉宿”聯動建設先行縣為契機,選擇老屋集中連片且自然人文條件較優越的村莊,整合農林水、交通、鄉村振興、金融等項目資金向該區域傾斜,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對評為星級民宿的給予資金獎補,推動民宿產業和鄉村旅游規模化、特色化發展。正桂村利用毗鄰高鐵站的優勢,引進10家民宿企業,建成以老屋民宿為核心的4A級鄉村旅游點。目前,該市已形成圍屋民宿小鎮、芷溪谷、田螺湖、夢里桃鄉等8個老屋民宿集聚區。
▲航拍里仁鎮正桂民宿村。黃小川 攝

▲龍南做好農村閑置房盤活文章,打造臨塘芷溪谷等一批鄉村旅游點助力鄉村振興。王建春 攝
二是創新“老屋+農業”模式,打造高品質農產品先行區。依托老屋民宿集聚區,大力發展鄉村經濟,以第三產業為核心,向第一、二產業延伸,實現三產融合多元發展。高標準建成200畝玫瑰花基地,創辦年產60噸玫瑰花茶、玫瑰純露加工企業,進而打造集花產業、民宿群、休閑觀光為一體的文旅綜合體。同時,突出“一村一品”,打造“生態茶村”等72個老屋產業村,成功申報龍南大蒜等88個地理標志、知名商標和有機認證,大壩村鷹嘴桃基地等6個老屋產業村獲評贛州市首批富硒產業示范基地。

▲渡江鎮打造集玫瑰花產業、民宿集群、休閑觀光、戶外活動策劃為一體的玫花渡旅游綜合體。葉波 攝

▲依托大壩村鷹嘴蜜桃基地,武當鎮打造集花卉觀光、鄉村旅游、農耕體驗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夢里桃鄉鄉村旅游點。姚雁 攝
三是創新“老屋+商貿”模式,打造鄉村商旅示范區。完善農村商貿流通機制,將客家特產、超市等“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商貿業態引入老屋民宿集聚區,打造年產900萬瓶的“隔壁阿姨”豆腐乳、年銷售100萬公斤的楊村米酒等商業品牌。發展“網紅直播+農產品銷售”經濟,將老屋村落打造成“網紅村莊”,建立1個農商會展中心,創辦3個電商直播基地,注冊151家電商公司,2021年全市實現線上銷售額1.98億元。

▲渡江鎮新大村玫花渡一角。
激發內生動力 助老屋“新生”
一是加強常態管護。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實施環衛第三方治理,由保潔公司負責衛生清掃、設施維護等老屋日常管護工作。開啟“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全市村莊劃分為696個小網格,推進“村評戶比”機制,開展老屋清潔行動和美麗村莊創建活動。建設5G+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平臺,將老屋民宿集聚區納入監管對象進行常態化管護,實現村容村貌實時監控、垃圾桶滿溢告警、保潔員路線定位、環衛車輛運行路線跟蹤等功能管理。提升老屋改造設計水平,推廣“新客家風”建筑風貌。

▲航拍渡江鎮黃花灣共享村落。

▲臨塘鄉芷溪谷環境優美,歲月靜好。
二是傳承特色文化。以贛南圍屋營造技藝、客家山歌等25個國家、省市非遺項目為依托,在老屋集中的村莊建設了9家非遺傳承點,累計開展非遺傳承傳播活動350次,受眾達15000多人次。把歷史文化、民俗風情有機融入老屋開發,打上“文化烙印”。如楊村鎮以燕翼圍及周邊27座圍屋依托,將古圍、古巷、古塘、古橋、古井串聯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體驗村。

▲在里仁鎮正桂美麗鄉村,孩子們唱起客家山歌。

▲游客前來參觀燕翼圍景區,體驗濃厚的客家文化風情。 廖彩新 攝

▲龍南市“不要彩禮要幸福”客家非遺集體婚在渡江鎮玫花渡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舉行。葉波 攝
三是培育鄉土人才。在老屋民宿集聚區等地建設“人才驛站”,選拔當地種養能手、能工巧匠等鄉土人才,納入信息庫備案管理,抓好培訓和服務,目前已登記管理1352人。利用老屋品牌效應,吸引民宿管理、文化推廣、現代農業等各類人才加盟創業。如,黃花灣共享村落通過開展老屋引才計劃,引入15戶農業帶頭人發展精品農業、30名簽約主播直播帶貨、13名管理人才經營民宿餐飲和11名創意人才從事文化傳播產業。目前,8個老屋民宿集聚區均建立了合伙人創業團隊,匯聚了各類人才近200名。


▲渡江鎮黃花灣共享村落吸引了眾多創意人才聚集創業。 黃鈺 攝。
身為龍南人怎能不為之驕傲和自豪!轉起來!為家鄉的精彩蝶變點贊!
來源:龍南市融媒體中心
聚焦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省政協召開“三蘇文化與治國理政理...
聚焦二十大·代表熱議 | 以實際行動筑牢國家強盛之基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第六批中央豬肉儲備將于近日投放
新華社長文聚焦!原來你是這樣的瑞金
【聚焦二十大】黨的二十大貴州省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
【聚焦二十大】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二十大報告這樣總結和...
【聚焦二十大】貴州日報評論員文章:豪情滿懷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央視關注!當陽35萬畝柑橘喜迎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