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2-10-20 21:08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玉米、大豆、花生
趕趟兒似地次第成熟
空氣中溢滿五谷濃香
種植戶們搶抓晴好天氣有利時機
開展搶收、搶種工作
變“豐收在望”為“顆粒歸倉”
同時播下承載希望的小麥種子
為來年夏糧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海淀區科學謀劃,多措并舉,根據農作物成熟程度,分門別類指導種植戶進行田間管理,確保秋糧豐產豐收。
在蘇家坨鎮周家巷村的玉米地里,一行行玉米植株整齊排列,伴隨著陣陣轟鳴聲,收割機將成排的玉米植株連桿帶穗同時卷入“腹”中,經過摘棒、剝皮,傳送出色澤鮮艷、顆粒飽滿的玉米棒,吐出粉碎的秸稈。玉米是本區第一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每年維持在4000畝左右。現已陸續收獲完畢。
一個個飽滿的棒穗,一排排黃澄澄的玉米粒,無一不在向人們訴說著豐收的喜悅。上莊鎮西辛立屯村今年種植的玉米品種為具有高產、穩產優勢,耐干旱、耐高溫的鄭丹958,由于品種優良、播種適期、管護得當,今年玉米畝產高達600多公斤。
在上莊鎮西馬坊御稻種植基地,只見一片片水稻長勢喜人,隨著成熟期的臨近,水稻顏色愈發金黃,吸引無數市民駐足觀看或拍照記錄,成為了海淀區獨有的“網紅打卡地”。“在市區難得看到這么一大片稻田,周末帶孩子過來轉轉,既可以放緩忙碌的腳步,感受現代都市的田園風光,又可以讓孩子學習農耕文化,感受盤中餐的來之不易。”市民王女士說道。
此外,本區積極響應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為種植戶統一提供了優質高產大豆種子,調動生產積極性,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大豆播種面積400余畝,超額完成市級任務。溫泉鎮探索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新模式,通過加大玉米種植行距,縮小株距,充分利用大豆、玉米的高度差,實現兩種作物協同共生、一季雙收、一田雙收,同時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功能,還能為玉米生長提供養分,從而實現優勢互補、和諧共生。蘇家坨鎮主動作為,積極擴大種植面積,嘗試種植多個不同品種,通過進行綠色有機認證,打造自主品牌,將所產大豆進行統一包裝銷售,助力農業增產增收。
“由于措施有利、管護得當,預計本區能夠全面完成市里下達的糧食生產任務,有望實現面積、產量‘雙增長’”。區農業農村局農業管理科負責人周長青說。
該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海淀區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作物成熟情況,加強督導調度,指導鎮、村和種植戶做好剩余秋糧后期田間管理及防災減災工作,緊抓晴好天氣有利時機,做好搶收搶種工作,做到成熟一塊兒、收獲一塊兒,確保顆粒歸倉。
【二十大時光】臺江縣老屯鄉:果蔬滿園好“豐”景 飄香鄉村振興
“這里是加深認識中國的絕佳窗口”——境外記者眼中的二十大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又是一年好“豐”景,這里“風景”獨好!
重要提醒!壽光這里核酸采樣時間有調整!
河北涿州:這里種出“金”蘋果,打造特色種植業“金”字招牌
鄉村夜經濟 | 看星星吹山風、支帳篷住民宿…這里夜色撩人
金山這里的糯玉米有了品牌!這個村是怎么做到景美農富的?
北京市海淀區:“未來農業人才會客廳”現代農業科技展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