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08:25
黨代會快評
正在召開的黨的二十大,將糧食安全再一次寫入報告??倳浽邳h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堅決落實好中央的部署安排。
我國之所以能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占全球近20%的人口,取得了又一項世界奇跡,關鍵在于我們重視糧食安全,不折不扣落實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夯實了糧食安全根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糧食產能穩定提升,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10年再上一個千億斤新臺階。2021年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657億斤,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我們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這是“兩藏”戰略的兩個要害。只有把這兩個要害抓實,才能從基礎上、根本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近年來,我國堅決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一手抓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一手抓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守穩守牢耕地面積、持續提高耕地質量,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同時,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2021年,中央出臺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耕地和種源方面保證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強化政策保障,輔之以利、輔之以義。進一步壓實地方黨委政府責任,同時完善種糧農民補貼政策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
購銷環節多措并舉,穩步提高最低收購價,完善稻谷補貼、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等政策。積極使用金融工具,促進農民售糧變現、增產增收,讓農民種糧能獲利、多得利,強化農民種糧收益保障,牢牢守住“種糧賣得出”底線。
現在是全國秋收的高峰期,各糧食產區正在搶收作業,確保秋糧顆粒歸倉,我們又將迎來一個豐收年。
倉廩實,天下安。我國有14億多人口,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我國糧食安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當下國際局勢動蕩迭加,新冠肺炎疫情、氣象等自然災害隨時肆虐,糧食安全依然面臨外部環境、因素等的不確定性挑戰。這需要我們不斷增強憂患意識,未雨綢繆,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牢牢抓住糧食主動權,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全方位夯實我國的糧食安全根基。
三農快評——從三農角度看問題
聚焦“三農”領域大事、要事、急事、難事,權威跟蹤“三農”領域熱點、焦點、難點、重點話題,獨家解析“三農”新聞事件,認真尋找新聞第二落點,用有速度的關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態度的表達、有溫度的關愛、有深度的見解回應社會關切。
作者丨中國三農發布評論員 李其芳
提高谷子產量 保障糧食安全
中共二十大為何以戰略思維布局“國家安全”?
扎根基層 不負黨和人民的囑托
李原園:國家水網加快構建 水安全保障更有力
沁水縣: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檢查 護航“三秋”農機化生產
【我為群眾辦實事】中儲糧大慶直屬庫:設在田間地頭的“糧食講堂...
中國發布丨黑龍江: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讓“中國飯碗”裝...
公安部:中國成為世界公認最安全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