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22-10-22 00:28
? ?收割、晾曬、脫粒、清選……隨著秋收工作的加快推進,內蒙古巴彥淖爾市27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區進入集中收獲期。由于氣候條件適宜、管理措施到位,廣大農戶在玉米不減產的同時多收一季大豆,實現穩糧增收。

臨河區雙河鎮團結村村民白利軍清選大豆。(新華社記者李云平 攝)
眼下,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團結村,農戶們正在院子里脫粒、清選大豆。團結村村民白利軍說:“我家一共有99畝地,今年拿出62畝地進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其中,玉米已經收割完,每畝產量800公斤左右,跟往年差不多;大豆正在清選,預計每畝產量在100公斤左右。整體來看,今年的收成穩中有增。”
白利軍抓起一把黃燦燦的大豆向記者介紹,今年政府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不僅發放補貼,還負責安排品種引進、農機具配備等工作,并及時派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促進增產增收。他說:“在玉米不減產的基礎上,按照現在大豆6.6元/公斤的價格計算,每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毛收入增加660元,加上種植補貼,每畝純收入增加600元左右。”
記者現場看到,團結村許多農戶院子里都鋪滿了大豆秸稈,農民正在進行人工或機器脫粒,一顆顆飽滿的大豆倒入糧袋中。雙河鎮鎮長呂波說:“今年全鎮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進行示范性推廣,基本實現在玉米不減產的同時多收大豆。再加上現在的大豆行情較好,這些利好因素將進一步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

臨河區干召廟鎮永豐村村民白亮展示結實飽滿的大豆稈。(新華社記者李云平 攝)
記者在臨河區干召廟鎮永豐村走訪時發現,當地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實現增產增收,廣大農戶認可度進一步提高。永豐村村民白亮說:“今年我完成13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這兩種作物生產周期、高度不同,整體通風、透光、保水效果好,在玉米不減產的前提下實現每畝增產大豆96公斤。我擴大種植大豆面積的信心進一步增強。”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國家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一項重要舉措。作為全國產糧大縣的臨河區今年出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貼政策,對集中連片種植補貼400元/畝,及時組織開展種植培訓和技術指導,進一步調動農戶種植積極性。“今年臨河區共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2.61萬畝,超額1倍完成種植任務,總體上實現穩產增收。”臨河區農牧局局長李泉說。

臨河區干召廟鎮永豐村村民展示清選出的大豆。(新華社記者李云平 攝)
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黃河灌溉水量充足,被譽為“塞外糧倉,天下廚房”。今年,巴彥淖爾市鼓勵支持廣大農戶、種糧大戶集中連片種植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完成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27萬畝,實現農業增糧、農民增收的目標。
? ? ? 記者:李云平
紅蕓豆豐收季:讓“鄉思”賦能鄉村振興
金魚“游”進三坑竹樓,“游活”鄉村經濟
專家熱議二十大報告:推動東北 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二十大時光】鋪好農村路 篤行振興途——山丹縣“四好農村路”...
吉林秋收一線見聞:玉米水稻收獲忙
【二十大時光】?涼州區韓佐鎮: 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擦亮鄉村振...
遍野金黃豐收忙——內蒙古通遼千萬畝玉米種植區秋收見聞
外媒關注中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