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臺江 2022-10-24 10:38
近年來,貴州創造性地實施了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以刺繡、蠟染和民族服裝服飾為重點,促進貴州傳統民族手工業發展,將“指尖技藝”轉變為“指尖經濟”,推進婦女就業創業。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苗繡代表性傳承人—歐東花,聽一聽她與苗繡的故事。
國家級非遺項目苗繡傳承人 歐東花:

我叫歐東花,今年我51歲了,我從8歲的時候就開始和母親學習刺繡,我特別喜歡做這個刺繡,熟悉那個數紗繡了,我就會繡那個數紗繡了,后來我母親就教我那個破線繡,我母親就教我那個破線繡就把那個紙,開始我母親就教我拿紙剪好了就是拿來繡那個破線繡,開始一根線就分成四股線拿來繡的,那我會繡那個破線繡了。
歐東花告訴記者,自己繡出來的衣服和飾品受到周邊很多人的喜愛,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有顧客前來購買,歐東花也教會了家鄉很多待業在家的婦女刺繡。如今,通過這門手藝,大家都有了收入,也帶動了臺江刺繡業經濟發展。

2013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歐東花建成了自己的博物館。在博物館,記者看到了現在與十年前不同的刺繡工藝品,可愛精巧的“錦繡苗娃”、 蠟染和刺繡結合的圍巾、繡上刺繡的手機殼,手環等各式各樣的產品。



國家級非遺項目苗繡傳承人 歐東花:

以前畫圖都是手工畫,現在想繡什么圖案,就拍個照拿來復印之后,一剪就成了,用不著自己畫了。現在我們生產這些新的手工背心,繡上各種各樣的圖案,年輕人也可以穿。除此以外,刺繡品類也有很大的變化,有刺繡布包、文件袋、高跟鞋等等。



在這十年間,不僅刺繡方式和圖案發生了變化,銷售渠道也從家鄉周邊發展到了全國各地,歐東花也曾多次去到歐洲多個國家參加展覽和交流刺繡技藝等。

國家級非遺項目苗繡傳承人 歐東花:

以前我們的繡品是賣到當地,比如臺江、施洞等地。現在已經賣到了全國各地,比如北京、上海、廣東、廣西等。甚至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十年來,歐東花從原始作圖到電腦制作,從趕集售賣到走出國門。對于刺繡,歐東花說,自己堅守的就是這一份初心。據了解,歐東花以“公司+博物館+農戶”的生產模式,帶動了貧困山區繡娘就業420余人,實現了500人以上增收。


據了解,苗繡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凱里苗繡產業也于2021年入選全國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我們也希望,黔東南的苗繡發展之路越走越好。
來源 百姓零距離
二十大新華社快訊: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
二十大新華社快訊:大會通過了關于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
二十大新華社快訊:大會通過了關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
從1到9,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
喜慶二十大|即墨古城秋意濃,斑斕畫卷惹人醉
?習近平主持二十大閉幕會
創造新的偉業!黨的二十大報告這樣談團結奮斗
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五場記者招待會 讓祖國天更藍、山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