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2022-12-08 01:41
中新網海口10月25日電 (記者 符宇群)記者25日從海口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持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口市傳統村落保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系海南省首個傳統村落保護專項法規。
海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存豐富,傳統村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居全省首位。近年來,海口市持續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開展傳統村落調查,編制保護發展規劃,上丹村、三卿村、包道村等15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莊先后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目前,海南省級層面尚未出臺專門的傳統村落保護法律、法規,保護工作缺乏必要的法治保障。”海口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林明盛坦言,受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不夠、社會力量參與不足、村民保護意識淡薄、集體經濟較為薄弱等多種因素影響,海口部分傳統村落歷史風貌受到破壞,文化內涵日益消亡,產業融合發展滯后,空心化趨勢嚴重。因此,有必要通過地方立法,守護鄉土文化之根,實現海口傳統村落活態傳承。
據悉,《規定》共二十五條,主要對納入保護的傳統村落范圍、傳統村落保護的基本原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職責、保護發展規劃、傳統建筑的維護和修繕、發展利用、法律責任等方面內容作出規定。
林明盛介紹,傳統村落保護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情況復雜,需要各方分工協作,形成保護合力。《規定》明確,住建部門是傳統村落保護的主管部門,農業農村、旅文、資規、財政等部門應各司其職,共同做好保護工作。同時,明確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協助規劃編制、宣傳保護知識、挖掘民風民俗、落實安全措施、開展監督檢查、制止違規行為等方面職責。
《規定》要求,區住建部門自傳統村落名錄公布之日起一年內,組織編制單個村落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同時,提出“編制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應當預留允許建設的區域”,為傳統村落長遠發展留白。明確傳統村落保護范圍內進行新建、擴建、改建、重建和修繕等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的要求。
為活化發展傳統村落文化,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規定》鼓勵原住村(居)民在傳統村落內居住,從事當地特色產業的生產經營等相關活動;支持傳統技藝人才在傳統村落內開展授徒、傳藝、展示、巡演、節慶等活動,引導傳統村落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文化創意、民宿等產業;扶持有條件的傳統村落發展鄉村旅游,推動旅游景區建設與傳統村落旅游開發有機銜接。
《規定》明確,市、區人們政府應當支持傳統村落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激勵機制。鼓勵、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居)民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閑置宅基地、房屋、資金等入股方式參與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共享保護利用收益。
[海南]海南鼓勵引導農村地區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 讓“方寸地”變...
[天津]薊州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鄉村振興
農業農村部召開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干部大會
“菱”辟蹊徑打通致富路仙美村做大做強菱角產業,促進村集體經濟...
昆山出臺方案獎補特色農業機械化共享中心建設
甘肅將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
整理盤活撂荒地 集體經濟增收益
集體培訓促提升 揚州市寶應縣西安豐鎮積極保障農村家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