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經濟日報 2022-11-21 14:56
國家統計局10月24日公布,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在“三農”領域,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如何?經濟運行有哪些亮點?記者采訪了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為你帶來解讀↓↓↓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查看全文)
農業生產怎么看?
答: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王貴榮: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 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

秋糧生產總體穩定,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
夏糧早稻實現增產。今年全國夏糧早稻產量合計3511億斤,增產31億斤,比上年增長0.9%。其中,夏糧得益于單產和播種面積的提高,產量增長1.0%;早稻因播種面積增加,產量增長0.4%。
秋糧生產總體穩定。從面積看,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強化耕地用途管制,一些地區通過退林還田、老舊果園套種、農田連片整治等方式,挖掘糧食面積潛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農民種糧收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秋糧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從長勢看,今年春播以來,大部農區光熱充足,北方地區干旱發生范圍小、影響輕,暴雨洪澇、陰雨寡照等農業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影響總體偏輕,南方地區遭受了歷史罕見的高溫干旱,糧食生產受到一定影響。目前秋收進展順利,從收獲的情況看,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
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生豬出欄保持增長
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穩定增長,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671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83萬噸,增長4.4%。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8.8%,二季度增長1.6%,三季度增長2.6%。
生豬出欄保持增長,存欄環比連續增加。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52030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5.8%。分季度看,一季度生豬出欄同比增長14.1%,二季度增長2.5%,三季度持平略減。受生豬出欄增加帶動,豬肉產量也持續增加,前三季度全國豬肉產量4150萬噸,同比增長5.9%。隨著前期產能釋放,生豬生產增速放緩,市場價格持續反彈,養殖預期看好,養殖戶積極補欄,生豬存欄環比增加。三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4394萬頭,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3.1%,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長;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362萬頭,處于合理區間。
牛羊禽肉、禽蛋、牛奶產量均不同程度增長。前三季度,全國牛肉產量48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3.6%;羊肉產量346萬噸,增長1.5%;禽肉產量1730萬噸,增長1.7%;禽蛋產量2499萬噸,增長2.7%;牛奶產量2709萬噸,增長7.7%。
農產品生產者價格同比上漲,生豬價格漲幅較大
三季度,全國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水平上漲8.2%,為2021年三季度以來首次上漲。其中,農業產品上漲7.2%,林業產品下降3.2%,飼養動物及其產品上漲15.4%,漁業產品上漲0.5%。
分品種看,谷物生產者價格上漲6.7%,其中,玉米上漲3.3%,小麥上漲14.8%,稻谷上漲2.1%;豆類上漲5.4%,其中,大豆上漲6.4%;薯類上漲16.3%;油料上漲8.5%,其中,花生上漲7.0%,油菜籽上漲12.5%;蔬菜上漲8.4%;水果上漲8.2%。生豬生產者價格上漲36.1%,扭轉了連續7個季度同比下降態勢,帶動飼養動物及其產品價格水平上漲14.2個百分點,拉動農產品生產者價格總水平上漲3.5個百分點。
消費怎么看?
答: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董禮華:鄉村市場增長快于城鎮

城鄉消費市場均在恢復,鄉村市場增長快于城鎮
城鎮消費市場保持增長。前三季度,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77753億元,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三季度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3.5%,增速比二季度提升8.2個百分點。
鄉村市場銷售增速略高于城鎮。在鄉村振興持續推進、農村物流體系和商業設施不斷完善等因素帶動下,鄉村消費品市場保持穩定恢復。前三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2552億元,同比增長0.9%,增速比城鎮消費品零售額高0.2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三季度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2%,二季度下降4.1%。
就業形勢怎么看?
答: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重點群體就業得到有力保障
三季度就業形勢有所好轉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出現一些波動。一季度,前2個月就業形勢總體穩定,3月份受疫情影響,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8%。二季度,4月份調查失業率繼續升高至6.1%,5月份以后,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一系列穩經濟穩就業政策措施落地顯效,調查失業率開始回落,6月份降至5.5%。進入三季度,7、8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7月份為5.4%,8月份為5.3%,9月份受疫情多發散發影響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前三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6%,其中,三季度均值為5.4%,比二季度下降0.4個百分點。從就業的主體人群看,25—59歲勞動力失業率三季度均值為4.4%,明顯低于一季度4.9%和二季度5.0%的均值水平;本地勞動力失業率三季度均值為5.3%,比二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傮w來看,三季度就業形勢好于一季度和二季度。
重點群體就業得到有力保障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針對青年失業率較高的問題,深化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持續實施青年專項技能培訓計劃、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等;針對農民工群體失業率波動較大的問題,不斷完善農民工就業創業幫扶措施,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三季度以來,重點群體就業形勢有所改善。8、9月份,16—24歲青年人失業率連續2個月下降,9月份為17.9%,比7月份高點下降2個百分點,下降幅度大于上年同期0.4個百分點。從5月份開始,外來農業戶籍人員失業率連續4個月回落,8月份為5.0%,較4月份高點下降1.6個百分點。
受疫情影響9月份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
9月份,多地疫情散發多發對就業產生一定影響,失業率有所上升。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8月份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勞動力失業率為4.7%,上升0.4個百分點。外來農業戶籍人員就業穩定性相對較低,受疫情影響更為明顯。9月份外來農業戶籍人員失業率達到5.5%,比8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
下階段就業穩定具有較好條件
盡管9月份受疫情影響,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但從下階段情況看,就業保持穩定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一是工業、服務業生產企穩回升,經濟持續恢復為就業形勢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各項穩就業政策持續加力,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困難大戶,全面實施“降、緩、返、補”系列助企紓困政策,有力促進了就業穩定。三是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產業新動能繼續增長,新崗位新職業不斷涌現。修訂后的2022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凈增158個新職業,首次標注97個數字職業,新職業新工種的出現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居民收入怎么看?
答: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司司長方曉丹:居民收入增速回升 消費水平有所恢復


全國居民收入增速回升,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居民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3%,名義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2%,實際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穩就業保民生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分城鄉看,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2元,名義增長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7和0.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名義增長6.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3%,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6和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快于城鎮居民2.1和2.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增速較快主要受益于基礎設施投資、重大項目建設以及夏糧再獲豐收、玉米小麥價格較高、生豬和禽蛋價格上漲等因素。
工資性和經營凈收入較上半年增長加快,轉移和財產凈收入穩定增長
工資性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助企紓困力度持續加大,著力保市場主體,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為工資性收入增長創造有利條件。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567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名義增長)5.1%,增速快于上半年0.4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5.9%。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三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規模18270萬人,與上年同期規?;境制剑煌獬鰟展趧恿υ戮杖?5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
經營凈收入增長有所恢復。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435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增速快于上半年2.0個百分點。分產業看,居民一產、二產和三產經營凈收入分別增長6.7%、5.4%和4.5%,比上半年分別提高5.1、0.4和1.0個百分點。在夏糧再獲豐收、農牧產品價格相對較高等因素的拉動下,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一產經營凈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8.9%,比上半年提高5.3個百分點。
轉移和財產凈收入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51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增速與上半年基本持平,為基本民生提供重要保障。其中,受各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相繼提高和領取養老金、離退休金人員比重提高等影響,全國居民人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比上年同期增長8.4%;家庭外出從業人員寄回帶回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7.5%;社會救助和補助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7%。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24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增速快于上半年0.6個百分點。其中,全國居民人均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租金凈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9.4%。
居民消費有所恢復,基本生活類消費穩定增長
居民消費支出有所恢復。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87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3.5%,名義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5%,實際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385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896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3%。
吃住行等基本生活類消費繼續穩定增長。各地區各部門加大糧油肉蛋奶等基本民生產品的保供穩價力度,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支出543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6%;人均居住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5.3%,其中水電燃料及其他支出增長13.3%;人均交通通信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4.6%,主要是汽柴油價格上漲帶動交通工具用燃料支出增長18.6%,通信服務費支出增長6.5%。居民衣著和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同比下降1.1%和4.2%。
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有所加快。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78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比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4.1%,比上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向好,居民服務消費有望改善。
物價水平怎么看?
答: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王有捐:消費領域價格總體溫和上漲

消費領域價格總體溫和上漲
CPI漲幅有所擴大。前三季度,全國CPI同比上漲2.0%,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上漲1.1%,二季度上漲2.3%,三季度上漲2.6%。分月看,CPI同比走勢前低后高,波動上行。1、2月份,受春節等因素影響,CPI環比分別上漲0.4%和0.6%,同比均上漲0.9%;在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3月份起CPI同比漲幅開始擴大,6月份同比上漲2.5%;7月份,受高溫天氣及豬肉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CPI環比上漲0.5%,同比漲幅擴大至2.7%;8月份,國際油價下行,疫情影響部分服務消費需求,CPI環比轉為下降,同比漲幅回落至2.5%;9月份,受季節性等因素影響,CPI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擴大至2.8%。
食品價格有所上漲。前三季度,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0%,影響CPI上漲約0.36個百分點。食品中,受疫情散發、高溫干旱天氣等因素影響,部分鮮活食品價格上漲較多,鮮果、鮮菜、薯類和雞蛋價格分別上漲13.5%、8.7%、8.7%和6.3%,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8個百分點;受國際糧價持續高位影響,國內食用植物油和面粉價格分別上漲6.7%和6.0%,漲幅比上半年均有擴大;上半年豬肉價格同比持續下降,7月份以來受生豬產能去化、部分養殖戶壓欄惜售和消費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同比開始上漲,前三季度平均仍下降18.0%,影響CPI下降約0.30個百分點;牛羊肉、水產品和奶類等價格基本穩定。
能源價格仍處高位。前三季度,能源價格同比上漲13.2%,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93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四成多。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24.8%、27.1%和22.4%,漲幅比上半年分別回落1.9、2.1和1.5個百分點,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86個百分點;居民用煤、車用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漲幅仍較高,分別上漲6.9%和5.5%。
核心CPI基本穩定。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70個百分點。其中,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穩中略漲,前三季度平均上漲0.6%,漲幅與上半年相同。工業消費品中,空調、自行車和住房裝潢材料價格分別上漲3.9%、3.3%和3.1%。服務價格漲幅回落,前三季度平均上漲0.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服務中,裝潢維修費、旅游、家庭服務和教育服務價格分別上漲4.7%、3.1%、2.9%和2.4%,漲幅比上半年均有回落;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價格分別上漲0.9%和1.5%,漲幅均與上半年相同;賓館住宿和通信服務價格分別下降1.8%和0.3%。
11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2022版)》來
[天津]西青區: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科技為農業生產“保駕...
“三秋”生產進入關鍵期 全國秋糧已收獲11.05億畝
青島西海岸新區打造的蔬菜初加工機械化生產樣板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三大需求持續回升 恢復發展后勁增強
華池縣“三個一”活動加強秋冬季農機生產安全
灌南縣召開2022年葡萄生產機械化裝備與技術推廣應用項目推進會
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9%,比二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 我國經濟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