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發布 2022-11-15 03:02
10月22日
《中國文化報》
第3版刊發特別報道
《瑞金:沒有圍墻的紅色課堂》
現全文轉發
以饗讀者

江西遍布革命遺址、秀麗山川。在新時代,紅色文旅的發展模式有怎樣的變化?在帶動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怎樣的作用?記者在采訪江西的紅色旅游景區時發現,各地或深耕紅色資源、或推進文旅融合、或搭建互聯網平臺、或為紅色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的方式,走出了參觀游覽和弘揚紅色文化的新路,并在帶動周邊文化建設、產業升級,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了實效。
瑞金:沒有圍墻的紅色課堂
《征途·1934》(木刻) 嚴恩浩

江西瑞金是聞名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地以及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直屬部隊長征出發地。這里保留了大量紅色文化遺址和紀念建筑,是著名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以前學過《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所以特地到這里喝一口紅井水。”很多到瑞金旅游的人會到紅井打卡,重溫一下學過的課文。星羅棋布的革命遺址,讓瑞金變成了一座沒有圍墻的紅色課堂。2018年5月,瑞金率先在贛州市范圍內成立了市文化和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快速高效地推動旅游工作落實,形成了全市文化旅游發展“一盤棋”的良好工作氛圍。研究出臺了《瑞金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紅色旅游示范城市、國家紅色旅游示范基地工作行動方案》《紅色旅游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如今旅游業已成為瑞金市社會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推動紅色旅游,帶動鄉村振興?瑞金在保護好革命舊址的前提下,探尋科技與紅色文化傳播的融合。充分利用紅色文化和旅游資源優勢,通過采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手段,大力開發文化和旅游產品,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市場的活力。通過提升鄉村旅游點品位、舉辦鄉村旅游文化節等活動,做旺鄉村旅游市場。采取“整村推進”“公司+村莊”“合作社+旅游商品”模式,擴大旅游扶貧受益面,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
活用互聯網,可以擴大紅色文化的影響力。瑞金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局長戴橘子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傳播紅色文化,已經成為頗有名氣的“網紅”。她近日隔空對話謝永洪連長的視頻令人動容。戴橘子表示,下一步,瑞金將繼續解鎖更多紅色文化打開方式,按照特色化、差異化的原則整合旅游資源,將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效益,在實現紅色旅游創收的同時,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遞出一張瑞金專屬的紅色名片。
搭上互聯網快車的還有“廖奶奶”。2015年,瑞金提出發展電商,85歲的廖秀英開始在網上銷售“廖奶奶”咸鴨蛋,并迅速走紅。為幫扶貧困戶,壬田鎮成立了廖奶奶咸鴨蛋合作社,采取“電商+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廖秀英于2016年獲得首屆“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2017年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文化發展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瑞金市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結合紅色培訓的上下游產業鏈優勢,全面推進紅色培訓產業成為瑞金市的優勢產業。參觀一次革命舊址、走一段長征路、聽一堂紅色教育培訓課、向革命先烈獻一束花、吃一餐紅軍飯、學唱一首紅色歌謠、看一場紅色文藝演出、讀一本紅色書籍這“八個一”成為瑞金市特有的培訓模式。
知名紅色景區中如果有了當地的特色文旅作品,會有效提升對游客的吸引力,促進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版畫家嚴恩浩的“紅都藝術館”就開在葉坪紅色旅游景區里。嚴恩浩的黑白木刻《征途·1934》,展示的是一位頭戴斗笠、身穿蓑衣、背刀拄拐的紅軍的背影,讓觀眾印象深刻。紅都版畫家扎根瑞金本土,繼承蘇區精神,充分利用紅色歷史資源堅持創作,作品表現瑞金風土人情,謳歌新時代,深受當地人和游客的喜愛。
瑞金市自2016年11月被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以來,按照“全城布局、全景覆蓋、全局聯動、全業融合、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旅游+”和以紅色為依托的“以綠襯紅,以古襯紅”等行動計劃,著力構建“全域共建,全域共享”旅游產業發展新格局,全域旅游發展成效顯著。2019年12月,瑞金被驗收認定為江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牽頭成立的紅色基因傳承志愿服務宣講團,把紅色歷史文化與鄉村振興等時代主題結合起來,充分展示了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
來源:文旅中國
二十大代表話振興 | 毛春山:做好“紅色”文章,韶山村的“家底...
打造紅色文化品牌帶動農民致富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蓮花灘鄉:點燃“紅色引擎” 引領鄉村振興
【獻禮二十大】走進鄉村看變化:賡續紅色基因 推動鄉村振興——...
瑞金,持續掀起熱潮!
今天,江西日報整版聚焦瑞金!
國慶,瑞金旅游亮點紛呈
新華社長文聚焦!原來你是這樣的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