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電子報 2022-11-11 20:05
記者 王子涵 ? ?
“昔日鹽堿地,今朝新糧倉。”近日,由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大安市委市政府主辦,河北省硅谷農業科學研究院、吉林牛馬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有機硅功能肥治理三萬畝重度鹽堿土壤”研討會在吉林省大安市順利召開。與會專家、相關科研院所及企業代表圍繞有機硅功能肥在治理鹽堿土壤領域取得的重要突破進行深入研討交流。
與會專家表示,鹽堿地是我國珍貴的耕地后備資源,改良利用好這一寶貴的土地資源,不僅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而且對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與會專家指出,科技創新是治理改良鹽堿地的有效途徑。一是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強科技研發投入,嚴格治理風險評估和標準,強化從事治理、修復、改良土壤;二是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創新領域取得突破,將鹽堿地改良科研成果迅速轉化。
與會專家認為,有機硅材料與復合肥形成的有機硅功能肥具有改良治理鹽堿土壤與補充營養元素的多種功能,施用簡便易行,為我國鹽堿地改良治理創造了一套技術體系,實現了治理鹽堿土壤的突破。同時,多年的試驗示范結果表明,有機硅產品在調節土壤酸堿度、降低土壤鹽堿危害狀況等方面效果顯著,農作物增產明顯。
耐鹽堿水稻實現品牌化 “老大港”成致富新引擎
山東:鹽堿地種出“中國新糧倉”
甘肅將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
新型果園多功能機器人有了“六合制造”
共同富裕、基層治理……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解讀了這些問題
兩部門聯合加強河湖安全保護:協同治理 讓水更清河更暢
[江蘇]我廳組織召開江蘇省農業種質資源保存和創新利用中心建設項...
破解“基因密碼” !象山“苗”繪水產養殖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