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2-12-06 10:1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優質良種是農業豐收的根基。山丹縣順勢而為,立足適宜耕種馬鈴薯的氣候條件與地理優勢,大力發展馬鈴薯種薯產業,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用一粒?!靶》N子”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近日,記者在甘肅祥和種業大馬營鎮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看到,工人們將已經成熟的馬鈴薯原原種進行分級篩選、搬運裝車,現場一派繁忙。據了解,基地在促進種薯產業發展的同時,有力地帶動了農民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甘肅祥和種業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技術員 郭彤:一代種的產出是2000噸左右,這2000噸種薯為二代種繁育的話,是6000噸。6000噸是商品薯,一畝地最低產3噸,也就是2000畝地。
大馬營鎮夾河村村民 屈克賢:到現在已經四個多月了,日工資120元,在家門口,過來也方便,掙錢容易,我非常高興,日子也越過越好。

甘肅祥和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馬鈴薯良種擴繁、種植、收購為一體的企業。走進公司育苗組培室,工人們穿著無菌防護服正在無菌盒里培育和移栽馬鈴薯脫毒苗。目前,甘肅祥和種業公司年生產馬鈴薯脫毒苗500萬株以上、微型薯800萬粒,已經與山丹、民樂、永昌等地種植企業有長期合作關系。
甘肅祥和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張學堯:報告中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作為一家從事馬鈴薯種業生產的科技型企業,我們備受鼓舞,今后我們將以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培養人才梯隊,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院校合作,培養優質馬鈴薯品種為工作重點,以把山丹縣馬鈴薯種業做強做大。

近年來,山丹縣搶抓被農業農村部列為第二批國家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示范縣機遇,按照全市產業功能區布局規劃,建設黃河流域專用馬鈴薯良繁基地,全力支持亞盛薯業、祥和種業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推廣亞盛公司“馬鈴薯農場”規模種植模式和我縣選育的全市唯一馬鈴薯自主研發品種祥和1號,示范集成綜合配套高產技術,帶動全縣馬鈴薯良種繁育面積穩定在5萬畝。同時,加強與甘肅農業大學、河西學院合作,投資2250萬元建設馬鈴薯產學研高科技試驗站1個、示范基地1500畝,探索組建馬鈴薯產業聯盟,帶動馬鈴薯現代化育種、基地化生產、精深化加工、品牌化銷售全產業鏈發展。依托亞盛薯業等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發展馬鈴薯全粉、淀粉、休閑食品和主食化產品等全產業鏈深加工,加工能力提高到7萬噸。目前,馬鈴薯已成為全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薯光產業”。(山丹融媒記者 聶英)
【鄉村振興進行時】宗國棟:花卉種植帶來“美麗經濟”
以點帶面推進社會幫扶!國家鄉村振興局推介36個典型案例
貴州省傳達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領導干部大會召開 諶貽琴主持...
豐收電臺傳遞二十大之聲 黨的聲音傳遍鄉村角落
【鄉村新景入畫來】天??h旦馬鄉:美麗鄉村展新顏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天祝:踔厲奮發奮力描繪鄉村振興...
【奮進新征程 書寫新榮光】宜居宜業宜游!上猶發展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