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22-10-27 16:24
“當時,紅軍進駐井塘村后,每個屋場都駐扎著紅軍的隊伍,老百姓熱情接待,紅軍們還幫村里老百姓生火、做飯、劈柴,關系很融洽,真是軍民一家親……”日前,在位于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黃麟鄉井塘中央財經委員會舊址,當地村民鐘福林給前來參觀研學的游客講述了《一枚銀元》的故事,展現了軍民魚水情深,共產黨人清正廉潔、公私分明的優良作風。
井塘村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保存有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中央財經委員會等革命舊址,還是“井塘會演”發生地。當年,瞿秋白同志組織工農劇社下屬的“紅旗”“戰號”“火星”三個劇社在中央分局駐地井塘村進行了一場大型的文藝會演,充分體現革命者的樂觀主義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對鼓舞蘇區軍民的斗志、激發群眾的革命熱情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中國革命史上書寫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為讓更多的人了解村里的紅色故事,傳承好革命精神,2021年4月,我們利用紅色舊址開設紅色講堂,配齊了講臺、音響、投影儀等設備,近兩年常有團隊在這里舉辦紅色研學活動。”據井塘村書記劉小冬介紹,今年以來,村里共接待紅色旅游和研學游客4000余人次。此外,村里還注重培育紅色講解員,成立了10人以上的紅色講解志愿服務隊和一支“小紅星講解員”隊伍。
近年來,井塘村揚優成勢,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資源,弘揚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在產業發展中邁開大步子、跑出加速度。依托良好產業基礎,堅持“黨支部+理事會+基地+農戶”模式,在強品牌、提品質、增效益上下功夫,以產業旺助推農民富、經濟強,2021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37.21萬元。“為拓寬增收渠道,村里在10月初還購進了一臺楊梅烘干設備和兩架噴灑農藥的無人機。”
黃麟鄉是著名的“楊梅之鄉”,井塘楊梅尤為最,曾獲“全國綠色小康村”稱號。村里有近千畝集中連片楊梅基地,創收十分可觀,每畝能增收3000多元。2022年度“楊梅采摘節”吸引了近3.5萬游客前來采摘觀光,帶來連鎖經濟效益約130余萬元,“井塘楊梅”品牌越來越響。
“以前我要用籮筐挑著80多斤的楊梅去贛州市賣,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要出門趕車,常常是晚上八九點才回家,一天都在外面跑。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們這個楊梅不愁賣,周邊縣市的游客總喜歡來我們這采摘楊梅,人可多了。”村民鐘觀福家里種了200多棵楊梅樹,經常會去修剪、鏟草、施肥等,任務不算重,僅種植楊梅收入一年都能達到3萬元,總收入有近10萬元。
劉小冬表示,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井塘村將始終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開展相關工作,充分發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精神,以“五美”鄉村示范點建設為抓手,按照“抓點示范、整村推進”思路,規劃引領、突出特色,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
來源:江西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紅色傳承看贛州】江西于都:深化文旅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第一書記駐村助力鄉村振興
廣西南寧市武鳴區:打造“沃柑法庭” 服務鄉村支柱產業
江西做優做強農機裝備產業
【二十大時光】涼州區柏樹鎮:黨建引領謀發展 產業富民促振興
銅山鄉村,實力派!
德慶縣永豐鎮發展水果玉米種植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在小鏡頭里看見大發展——陜西佛坪縣探索“黨建+直播”新發展模...
武義泉調研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