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10-28 14:25
原標題:發展中的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健身事業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農村部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 中國農民體育協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農廣校、農民體協體系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鄉村人才振興決策部署,緊緊圍繞農業農村中心任務,充分發揮農民教育培訓主體力量、三農政策宣傳重要窗口、農村農民服務有效渠道的職能作用,統籌推進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工作,為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質作出積極貢獻,培養一大批高素質農民隊伍和知農愛農實用人才,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這十年,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工作成效顯著
高素質農民隊伍不斷壯大。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堅持服務三農的辦學宗旨,大力開展農民職業教育、農民職業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依托全國34所省級校、264所市級校、1753所縣級校、17308個農民田間學校和全國農民體協體系,開展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工作,十年來,累計培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層次農民近78.7萬人,培育高素質農民422.3萬人,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5億多人次,開展產業扶貧教育培訓477萬人次、產業扶貧帶頭人190萬人次,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8萬人。
農民教育培訓方式更加靈活。形成了“送教下鄉、農學交替、彈性學制”的農民職業教育辦學模式,“一點兩線、四大課堂、全程跟蹤”的農民職業培訓模式,“村莊是教室、村官是教師、現場是教材”的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模式,農民不離土不離鄉,就近就地學習。加強農業遠程培訓,開發制作貼近農民生產生活實際、符合農民視聽習慣的《鄉村講堂》《田間示范秀》等廣播電視節目;建設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在線學習平臺,發布課程資源近8000個,年點擊率超過3000萬人次;建立云上智農APP、農廣在線APP、農廣新天地公眾號等10余個聚合精品、覆蓋廣泛、服務便捷的新媒體平臺;“農科講堂”欄目連續十年支撐農業農村科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
農民體育健身活動廣泛開展。農業農村部、體育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體育總局、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十四五”農民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創編“健在鄉村”健身廣場舞,編印《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手冊》《農民健身手冊》《農民健康生活》等,為各地開展農民體育工作提供行動指南。實施體育健身下鄉服務行動,深入推進農民體育健身普及。創新打造農民體育賽事品牌,擴大農民體育影響力。
服務農民發展平臺不斷拓寬。堅持以農民為主體,舉辦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全面展示農民教育培訓成果和高素質農民風采。舉辦面向農民的職業技能大賽,為農民交流技能搭建平臺。成立農民教育培訓和農業農村人才培養研究智庫,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開展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宣介活動,推廣一批優秀高素質農民和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工作典型。各級各類平臺成為高素質農民大展身手的舞臺,促進高素質農民成長。
這十年,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實踐經驗寶貴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把黨的領導貫穿于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始終堅持服務三農的辦學方向,加強思想文化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始終堅持農民主體。堅持公益性辦學定位,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遵循農民學習和生產生活規律,通過把教育培訓和體育健身活動辦到田間地頭,送到農民手中。
始終堅持創新融合。2016年中央農廣校和中國農民體協合署辦公,堅持服務農民的辦學辦賽宗旨,統籌各類資源辦事辦學,推進全社會參與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工作,推進農民體育+文化+產業+互聯網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全面發展。
始終注重提質增效。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質量效果評價和農民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教育培訓質量效果。發布《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編制全國農民教育培訓教材建設規劃,開展全國共享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全國共享農民田間學校,提升農民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
新時代,推進農民教育培訓體育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推進農民教育培訓體育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作出新的貢獻。
一要圍繞中心,培養人、增能人、育新人。開展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工作,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緊緊圍繞鄉村全面振興需求,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充分發揮聯合辦學、體系辦學、全媒體辦學優勢,主動承擔和服務農業農村中心工作,面向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培養人、增能人、育新人,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二要統籌發展,構建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大體系。充分發揮農廣校、農民體協專門機構組織作用,主動對接一切有利于農民教育培訓體育的資源,搭建農民交流平臺、師資共享平臺、體系工作平臺,推進教育培訓資源共建共享、優勢互補。推動建立短期培訓、職業培訓和學歷教育銜接貫通的農民教育培訓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訓、成果轉化、技術推廣、經營服務、創業支持一體化的全程跟蹤服務機制,構建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大體系、大格局。
三要聚焦主業,加快培養高素質農民隊伍。突出高素質農民培育,深入推進農民中職教育教學改革,扎實開展好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大力開展廣譜性農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推進短期培訓、職業培訓和學歷教育銜接,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和學歷層次。廣泛開展農民體育健身賽事活動,著力打造農民體育健身賽事品牌,積極拓展農民體育文化多元功能,提高農民身體素質,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大農業遠程教育力度,線上線下培養高素質農民和知農愛農實用人才。
四是提質增效,夯實教育培訓體育基礎根基。實施好師資隊伍能力提升、農民教育培訓內涵建設、精品經典教材打造推廣、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發展四項行動,打造農廣校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和農民體育健身活動基地,構建通用教材、區域教材、特色教材工作體系,促進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在內容、手段、形式上的深度融合,為農民教育培訓體育健身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青島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引灌興農活水
【農業生產】規范農資市場 護航秋播秋種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打造發展現代農業的“國家隊”
廣西農機中心穩步推進補貼工作 為“甜蜜的事業”保駕護航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將于10月27日召開農機“走出去”經驗分享會
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 | 河北內丘:蘋果豐收農民笑
華中農業大學:培育“工科+”復合型人才
河南省舉行2022年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