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之窗 2022-10-31 10:12
鶴舞群峰展新姿
——鶴峰縣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紀實

▲鶴峰縣城全貌 覃濤 攝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美音符,
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特質。
干凈整潔的街道、
秩序井然的車流、
文明禮讓的行人、
和諧友愛的居民、
貼心服務的志愿者……
秋日的鶴峰,天藍水美,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使這座精致小城煥發新姿。

▲晨曦中的九龍廣場 何啟發 攝
近年來,鶴峰縣錨定創文目標,聚合全域力量、精準發力攻堅,高效運轉創建“輪子”,城市治理更加精細精致,城市發展更具活力,市民素質和整體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不僅扮靚了“讓城市更美好”這個“面子”,更做實了“讓人民更幸福”這個“里子”。
全員行動 運轉創建“輪子”

▲縣城一隅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提升鶴峰發展軟實力,培育城市核心競爭力,讓百姓更幸福,讓社會更和諧”,今年7月1日,鶴峰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推進大會,要求全縣上下要全身心投入到創建工作中去,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讓城市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正是有這樣的戰略定位和堅定決心,全力爭創省級文明城市“臨門一腳”的戰役全面打響。

▲華龍半島夜景
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指揮長”的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指揮部,縣委常委會6次、縣政府常務會7次專題研究部署全縣創文工作,縣委書記每周專題調度、縣長每周專題督辦。按照“抽硬人、硬抽人”原則,從創文重點責任鄉鎮和部門抽調20人組建縣創文辦公室,由縣委宣傳部部長任創文辦主任,統籌督導全縣創文工作開展。



按照“硬件指標對省標、軟件指標對國標”原則,制定出臺了《鶴峰縣2022年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方案》、《鶴峰縣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六包六聯”工作機制》、《鶴峰縣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問責辦法》等10余個專項工作方案,對創文工作任務進一步細化、量化、具體化。同時,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縣級財力吃緊的情況下,明確創文辦公室專項工作經費200萬元。人財物保障到位、工作機制到位、責任落實到位,主要領導親自抓、職能部門具體抓、社區小區分塊抓、全員行動一起抓,形成了創建工作的最大共識和最強合力,全縣創文“輪子”高速運轉起來。
系統治理 扮靚城市“面子”

▲縣融媒體中心立體停車場 彭華 攝
在創建工作中,鶴峰縣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以“繡花”功夫加強城市精細化治理,讓老百姓嘗到了幸福的果實。
今年以來,組織實施了“縣城補強提升行動”,向治違、治堵、治亂、治癬、治臟、治塵、治噪、治占、治網、治水等城市“十大頑疾”宣戰,劍指新老城區“兩重天”、違建違停“老大難”、背街小巷“臟亂差”等瓶頸短板,以問題的“減法”累積創文成效的“加法”。

▲新設立的交通護欄 陳平章 攝




累計拆除鋼架棚5.4萬平方米,拆除圍墻26處、戶外違規廣告牌252塊,清理衛生死角506處、“牛皮癬”2000余處,安裝中央隔離護欄2500米、人行道隔離地欄桿13000余米,累計清理改造斑馬線緣石坡道122處、無障礙衛生間37間、無障礙通道65處、施劃和整改不連續暢通盲道7250米,新建16個停車場9232個停車位、施劃摩托車停車位4114個。城區街道亂停亂放、亂貼亂畫等現象得到有效治理,曾經的“堵點痛點”如今成了群眾的“幸福支點”。
“以前這里停滿了各種車輛,我們經過這里很不方便。”市民張陽波指著連升橋頭的街道說,“現在好多了,機動車亂停亂放的現象明顯減少,整個城區既干凈又整齊。”

▲干凈整潔的商業步行街


▲中壩街及圃子橋交通護欄
同時,鶴峰縣積極推進住宅小區改造提升,22個“臟亂差”老舊小區煥然一新;打好空中飛線整治攻堅戰,整治架空線纜“蜘蛛網”34千米;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改造新增智能公交站臺11個、公交站牌73個、道路指示牌143個,增設交通信號燈及監控設備7套,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新建分類垃圾亭(屋)85個,更換分類垃圾箱(桶)500余組。
“原來小區里雜物亂堆亂放,現在都清理干凈了,小區內不但增加了分類垃圾箱,還在顯著位置設置了《鶴峰縣居民文明公約》和文明提示,小區人居環境越來越漂亮了。”建設小區居民馮學權說。

▲連升橋夜景 向冰舟 攝
漫步親水走廊,連升風雨橋、九龍廣場、麂子峽公園等鑲嵌在風景如畫的河邊,三三兩兩的市民或健身散步、或輕歌漫舞,幾只白鶴在淺水處嬉戲,一幅“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水鳥翱翔”的祥和畫卷躍然眼前。
“今年的變化非常大,通過城區綠化美化、設施補齊補強,水變清了,山變綠了,城變靚了,空氣也清新了,我們日常休閑有了好去處,生活幸福感也提高不少!”在清水走廊散步的市民李順照感慨著。
人居環境改善了,城市的品位提升了,市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是鶴峰縣城喜人的變化。
崇德向善 涵養城市“里子”

▲如詩如畫的華龍半島 聶琳玲 攝

▲緣石坡道
欲創文明城,先育文明人。鶴峰縣始終把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教育中培養,在實踐中塑造,在管理中強化,在環境中熏陶,市民素質不斷提高。
在鶴峰,隨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牌,既點綴了城市風景,也讓文明氣息處處洋溢。



▲景觀小品無處不在
在宣傳氛圍營造上堅持嚴管理、巧設計,重文化、出精品,在城區主次干道、公園廣場、住宅小區等公共場所布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遵德守禮等景觀小品和宣傳牌5000多處,讓廣大市民群眾抬頭可見文明、駐足可觀文明、入眼感受文明,讓文明新風吹進每一位市民心中。
為真正讓文明創建理念入腦入心,鶴峰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層次、廣角度、多形式開展“小手拉大手”、“大手牽小手”、“院壩會”、文明交通、文明禮儀等創文系列主題志愿服務活動680余次,參與人數3.2萬余人,特別是各單位包聯網格開展“敲門行動”、“院壩會”等志愿服務和志愿者包聯路口開展的文明勸導志愿服務,讓市民的陳規陋習得到根本轉變。

▲正在崛起的康玲新區 陳平章 攝


▲親水走廊綠色景觀
創建文明城市,文明交通、文明生活首當其中。縣里還在縣級媒體平臺開設了“周一大曝光、周五大整改”、“不文明行為曝光”等專欄。同時,還常態化開展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不文明交通行為、亂停亂放、流浪狗專項整治行動等。
鶴峰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局長田啟斌
“戴頭盔已成為電動車、摩托車駕駛人的出行標配;溜狗牽繩、規范停放、依法經營......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已成為市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市民賈運銳
“平時開車上班,每當經過斑馬線時,都會自覺給行人讓行,有時行人反而揮手示意讓我先行通過,那一刻心里感覺很溫暖。”

▲青山綠水楊柳潭 何啟發 攝
風尚漸成,久久為功。如今,走進鶴峰,感受的是道德力量,邂逅的是文明之花,品嘗的是幸福滋味,看到的是張張笑臉,唱響的是和諧旋律,從硬件設施到公共服務,從人居環境到道路交通,文明創建的歷程,被刻入了城市的記憶。文明于人,是沉淀的品德;文明于鶴峰,是執著的精神追求。鶴峰文明創建工作,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姿態,一路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仰視觀天下居民小區 何啟發 攝
-END-
通訊員:彭華
攝影:彭華 覃濤 向冰舟 何啟發 陳平章 聶琳玲
縣長李維芳調研省級經濟開發區創建和南岸新區產城融合工作
泉州市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文明實踐”“三下鄉...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宜城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中...
文明實踐丨白廟子鄉:弘揚敬老傳統 共享文明新風
厲害!茂名1集體3個人獲省級表彰
推進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亮相!全省首家智慧農場—晉城市智慧無人農場秋播現場演示會在高...
【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平鄉縣深入開展“雙爭”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