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 2022-11-01 02:19
秋日暖陽下,巴南區圣燈山鎮海拔約800米的圣燈山村,梯田層層疊疊,田里的蘿卜秧閃著綠油油的光澤。
可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閑置地和荒坡,雜草叢生。
“今年上半年,我們精準摸排后發現,全鎮14個村(社區)共有閑置地1200畝左右。”圣燈山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田攀介紹,其中以圣燈山村最為突出,有閑置地221.86畝。
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號召種植大戶或企業流轉土地復耕等方式,圣燈山鎮讓閑置地變成了豐收田。
分類整治
促進閑置地復耕
“10余年前,地處偏遠的圣燈山鎮交通不便,許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留守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受限于勞動能力,不少田地被逐漸閑置?!笔羯酱妩h委副書記宋江介紹,還有一些閑置地屬于邊角地、碎片地,土地貧瘠、產量不高。
為了有效利用閑置地,圣燈山鎮在摸排過程中將閑置地分為村民愿意自己復耕和不愿意復耕兩種。
對于愿意自己復耕的,村委實施監督、幫助作用,派出黨員志愿者、村干部共同幫助村民復耕復墾,安排本土“田專家”“土秀才”到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村民不愿意自主復耕的,由村委會旗下的村集體經濟“圣燈山經濟聯合體”統一進行經營管理,邀請社會服務化機構實施開荒并進行高標準農田整治,再由村集體經濟實施土地招租,號召當地的農戶、種植大戶和企業流轉土地進行耕種。
“全村221.86畝閑置地,幾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整治。”宋江介紹,在整治過程中,特別注意將邊角地、碎片地連片整治,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為今后農業現代化發展奠定基礎。
多重幫扶
村民省時省力還賺錢
圣燈山鎮大溝村村民甘元均是邊角地、碎片地連片整治的受益者。
“家里就兩畝地,還不成片,種起來費事。”甘元均說,村里在進行閑置地復耕并按高標準農田建設時,鼓勵他將周邊的邊角地、碎片地“吸收”進來,與自家的土地連成片,“田地面積增加了,也更平整了,種起來要省時省力得多。”
不僅如此,村里還幫助甘元均進行了機械耕種,安排“田專家”到田間地頭指導種植。
“村里統一種蘿卜,再過一個月就要上市了,也不愁賣?!毖劭粗}卜就要進入采收期,村里又安排工作人員進行市場調研、找銷售渠道,這讓甘元均等村民很安心,“統一種、統一賣,我們省事還賺錢,安逸?!?/p>
田攀介紹,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村集體和企業利益的前提下,全鎮共有62.59畝碎片地化零為整,并修建了生產便道、蓄水池等農業基礎設施,既擴大了種植面積,也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在此基礎上,圣燈山鎮通過指定耕種品類、統一銷售、組建農業技術服務隊模式來促進閑置地復墾。同時,圣燈山鎮組建了11支農業技術服務隊,按照“111”模式(1名農技人員包片+1名黨員干部包村+1名“田專家”“土秀才”技術指導)對農戶、種植大戶進行技術培訓。
多方受益
多種方式流轉復耕
“請的人明天幾點能到啊?”10月21日,蘿卜地里,圣燈山村種植大戶劉帥一邊清理著腿上的泥土,一邊和父親劉昌明商量著明天的農事安排。
今年8月,劉帥從村集體經濟組織流轉了90畝閑置地,其中一部分已種上了蘿卜,11月中旬就能收獲。
“我是土生土長的圣燈山村人,喜歡農業,之前在鎮里流轉了30畝土地種西瓜。”劉帥說,當村集體經濟組織找到他流轉閑置地耕種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免部分租金、兜底包銷售,又能為村里做點事,何樂而不為?!?/p>
劉帥算了一筆賬:種植90畝蘿卜,一畝地人工、肥料、種子等成本支出約800元;每畝地產蘿卜約4500斤,蘿卜批發價每斤0.8元左右,每畝地產值約3600元,毛利約有2800元。
除了劉帥這樣的種植大戶流轉土地耕種外,圣燈山鎮還引進企業參與閑置地復耕。
重慶巴洲文化旅游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就在圣燈山村流轉了30畝閑置地,并交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耕,由該公司支付開荒及代耕代種費用。
“除了重慶巴洲文化旅游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外,還有重慶鳳梧商貿有限公司、重慶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通過‘托管代管’等方式流轉了圣燈山鎮108.64畝閑置地種植特色糧油果蔬。”田攀介紹,目前,圣燈山鎮已完成全鎮1200.22畝閑置地的復耕工作。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和引進企業流轉耕種,預計能為全鎮各村集體經濟累計增收60萬余元,昔日的閑置地正成為豐收田。
2022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五屆中國農民電影節將在宜賓南溪啟幕
新華全媒+|上海:橘子紅了!碩果滿園迎豐收
晚稻進入收割季 田間響起“豐收曲”
金秋蟹味美 機械助豐收
致富“黃金葉” 迎來豐收季
太陽鄉興稷村:柴胡迎來豐收 產業穩步發展
【特色產業】蒲州鎮鹿峪村:柿子“燈籠 ” 掛 村民豐收忙
涿州“小江南”,萬畝稻田奏響豐收“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