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睢寧 2022-10-31 15:37

當前
睢寧全縣上下精神振奮、心潮澎湃
廣泛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
落地、落實、落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連日來,黨的二十大報告
在邱集鎮各村(社區)
及其帶領下的新型農民中引發了熱烈反響,
大家在喜悅之中談報告、話變化、謀發展。
近日,在邱集鎮大社村的田間地頭,同村及鄰村的部分村民,自發組團來到種植大戶王敦躍這里取經“稻蝦共養”的“秘籍”。
“在繁殖小苗期間可以賣一批蝦苗,每畝150斤以上,再留一部分蝦苗,成蝦后能達到每畝200斤,這樣一畝的收入約3000元。我種的水稻是鎮里推薦的優品萬象優111,一季稻蝦總收入差不多是每畝5000元。”王敦躍一邊為村民講解稻蝦共養的注意事項,一邊介紹近幾年稻蝦共養的收入情況,向村民傳授他的“致富密碼”。

今年是王敦躍稻蝦共養的第四個年頭。在村集體的“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基礎上,經村集體邀請的稻田生態種養專家的指導,他承包的土地由原先的幾十畝增加到百余畝,現在他非常樂意讓更多的村民也“嘗到這份甜頭”。

據了解,邱集鎮大社村稻蝦共養基地占地550畝,是稻蝦邱集產業聚集區的關鍵部分,集育苗、成蝦、示范推廣、技術培訓為一體。
大社村黨總支書記高宏勛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下一步我們還想加大稻蝦共養規模,繼續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低收入戶’共同參與的方式,逐步把成熟的稻蝦共養技術推廣給更多的農戶,帶動大家共同富裕。”

在邱集鎮王樓村,70歲的老黨員王中泰在收聽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之后告訴記者,從以前的村莊環境臟亂差,到現在的道路寬敞、水清樹綠,他見證了這個村莊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門口既有可以就業的工廠,也有看書的閱覽室,還有跳舞的小廣場,村里的老百姓過上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近年來王樓村在集中居住、居家養老中心、電子廠等民生工程上持續發力,帶領村民發展高效規模農業,實現家門口就業,讓村民和村集體收入越來越多。“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大民生工程建設力度,進一步增加群眾收入,讓民生福祉不斷增進。”黨總支書記高峰表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0年前,邱集鎮仝海村還是省定經濟薄弱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零,甚至還有近百萬元的外債。近年來,仝海村依托仝海大米品牌,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訂單農業,讓這里種植的大米暢銷大江南北,村集體收入突破30萬。

“下一步,我們想利用春秋季存儲的秸稈實現增收,并把廢舊校舍改建為標準廠房,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讓村集體收入超百萬。”黨總支書記朱賢君表示,村集體收入增加的同時,會不斷完善村里的各項基礎設施。
“村里每年給大學生發放獎學金,給60歲以上的老人發澡票,還給患大病的人發放救助金,我們村所有人的垃圾費都不需要個人出,全部是村集體給出的……”一說到村集體這兩年為村里辦的實事,村民王翠娓娓道來。如今村里水泥路通達,綠樹成蔭,她還聽說村里馬上要為大家安裝路燈了,“幸福”是她生活在這個村里最大的感觸。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在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過程中,
邱集鎮深入群眾、深入基層,
不斷健全全鎮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提高全鎮的公共服務水平。

邱集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朱浩聲表示,下一步,邱集鎮將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建好基礎設施,著力解決好全鎮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把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作的奮斗目標。
國家級名單!睢寧這里入選!
新華社評論員: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四論學...
縣人武部入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踔厲奮發建設美麗富裕新鄉村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今日學習 · 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
今日學習 ·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今日學習 · 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
今日學習 · 共產黨是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