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22-11-04 17:07
黨的二十大會議期間,二十大代表、貴州省黔西市化屋村黨支部書記許蕾向媒體展示了一幅化屋村村民的苗繡,這個昔日深度貧困的小村莊,如今已經成為烏江畔的一顆明珠。黨的二十大提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這既是新征程上我們黨對持續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莊嚴承諾,更道出了未來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所在,為無數個像化屋村這樣的鄉村指明了前進方向和發展路徑。
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奮力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而脫貧地區、脫貧群眾更是需要我們給予關心關注的重點。
統觀脫貧地區,有一部分脫貧群眾雖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經濟基礎還很脆弱,稍遇風險變故馬上就可能致貧;一些脫貧地區產業雖然搞起來了,但技術、資金、人才、市場等支撐還不強,幫扶干部、幫扶資金一撤,產業就可能垮掉;尤其是易地搬遷的脫貧群眾,離了窮窩,拔了窮根,但如何在新家園安居樂業,尚有一段路要走。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讓脫貧攻堅的成果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就要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緊盯重點人群,全面跟蹤了解脫貧群眾的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定期核查,及時消除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意味著不能光靠被動地“守”。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要更好地樹立起以“我”為主的發展導向,激勵脫貧群眾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奮發進取,將實現幸福生活的金鑰匙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著眼聯農帶農,發展壯大脫貧產業。這幾年,脫貧地區的產業“有沒有”的問題基本上都解決了,還要進一步向“好不好”轉變。要聚焦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將銜接資金重點用于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產業,優化利益聯結方式,產業項目的資產權屬和收益盡量下沉到村到戶,把更多機會和收益留給農民。同時發揮每一位脫貧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發展高質量庭院經濟,開展小種植、小養殖、小田園、小加工、小商貿,想盡一切辦法支持脫貧群眾增加家庭經營性收入。
強化穩崗就業,拓展脫貧群眾就業渠道。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穩住了脫貧人口的就業,就是穩住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本盤。要持續強化脫貧群眾的穩崗就業,從就業培訓、勞務輸出的渠道幫助脫貧群眾走出大山、走向市場。東部地區要加強與中西部地區溝通,高質量、多頻次推介崗位需求清單,深化勞務對接合作。鼓勵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就近吸納就業、創辦扶貧車間,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多措并舉,總體實現有勞動力的家庭一戶一人以上就業。
聚焦易地搬遷,做好“后半篇文章”。近年來易地搬遷近1000萬人口,到了新的區域生活居住以后,現在面臨的困難還不少。讓他們能更好地安居樂業,既關乎脫貧成果的鞏固,也關系到社會穩定。要圍繞推動搬遷群眾生計方式的非農化轉變,在全員培訓、穩定就業、產業配套等方面持續用力,提高搬遷群眾勞動技能,促進搬遷群眾自力更生。還要進一步加強安置點幫扶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通過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讓易地搬遷群眾有條件靠勤勞的雙手讓腰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脫貧攻堅勝利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奮斗出來的。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起航期,讓我們以快馬加鞭不下鞍的勁頭,把脫貧成果鞏固拓展好,讓脫貧群眾和摘帽地區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趕上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評論員
貫徹二十大精神 各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海南進一步出臺措施為企業發展“輸血補氣”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侯文亮主持召開絳州古城保護和活...
蔡煒華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朱永躍:大力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
到2025年,脫貧縣每年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600畝
落實安全責任 推動安全發展丨全省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推進視頻會召
縣長李維芳調研羊乳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