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2-11-03 17:00
山丹縣堅持把凝聚統戰力量助力鄉村振興作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任務來抓,突出黨建引領,以“民企興村”行動、“同心·服務實踐基地”為抓手,充分調動統戰成員的積極性,通過積極建言獻策、助力產業發展、弘揚文明新風等方式,各盡其才、各盡所能,共繪鄉村振興“同心圓”。
突出政治引領,增強鄉村振興黨建動力。堅持黨建引領,將黨建工作貫穿統戰工作始終,積極探索構建“黨建+大統戰”的模式,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縣級領導聯系43個鄉村建設示范村,79名黨委(黨組)書記全覆蓋建立聯系點,成立鄉村組織振興、人才振興工作專班和組織保障專責組,實施項目化管理,把任務量化到具體標準、細化到具體時間,形成明責、確責、履責、考責、問責“五位一體”閉合管理體系,推動任務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深入貫徹市委“一意見兩指引”,對標對表優化完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1+2+5”政策體系,組織開展“學、查,用、促,曬、談”清單指引活動,采取現場去比、站上臺講、拉出來練、坐下來談、走出去學方式,高質量完成村內賽285場、鄉內賽17場、縣內賽2場,切實讓鄉村兩級清楚平時干什么、應急時干什么、經濟發展領域干什么、社會治理領域干什么,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貫到底落到地。
搭建參與平臺,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扎實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在廣泛動員民營企業和商會參與基層基礎設施、農業產業項目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工作。搭建平臺載體提升村企對接,強化產銷對接服務,加大消費幫扶和品牌培育力度,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宣傳推廣民營企業發展鄉村產業的做法經驗,持續為村企合作搭臺鋪路。發動62個商會組織和民營企業結對幫扶32個行政村,共投入資金185萬元,帶動就業1186人,落實社會公益捐贈(含項目物資)資金126萬元,助力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進一步充實完善“山丹籍在外民營企業家信息庫”,擴大聯系對象,加強日常聯系,引導鼓勵有意愿、有能力的山丹籍在外人士發揮信息傳遞、技術支持、招商引資和對外交流等積極作用,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組織開展張掖籍在外杰出人才“回家鄉、看變化、助發展”主題活動,推薦34名在外杰出人才為市上重點人士。蘭洽會期間,通過在外杰出人才牽線搭橋,引進客商簽約項目3個,投資3.5億元。
動員統戰力量,激發鄉村振興發展活力。依托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實踐創新基地、“同心·服務實踐基地”和“新聯之家”, 著力打響“同心·律師服務、同心·健康關愛、同心·中介助力、同心·文創宣傳、同心·新媒體追夢”5個“同心”統戰品牌,組織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積極參與文化惠民、糾紛調解、法律援助、醫療義診、財務指導等社會服務實踐活動,開展各類活動12場次。各民主黨派、知聯會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和“地質災害生態避險搬遷”項目實施,提交生態宜居安置點建設意見建議12篇,推動建成永寧新村、恒昌華府等7個安置點,建成安置房屋1.2萬套,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組織動員統戰干部、知聯會、新階會和民族宗教界人士協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參與活動350余人次,助力鄉村生態振興。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十進”活動,表彰示范家庭83戶,不斷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引領鄉村文化振興,切實厚植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
發揮統戰優勢,提供鄉村振興智力支持。縣知聯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積極拓展活動載體,打造 “同心”特色活動品牌。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組織各行業領域黨外知識分子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教育資源整合、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等課題深入開展調研活動5場次,撰寫調研報告2篇,提出意見建議10多條,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和智力支持。組織農林水牧、教育、衛生和法律系統的會員專家開展以技能培訓、技術指導、法律咨詢、醫療義診為內容的大型社會服務活動16場次。扎實推進“十業百社萬才”行動,實施重點人才和青年人才項目16個,建設“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站”7個。實施“山丹之光”人才計劃和“焉支鄉村工匠”培育行動,培養“土專家”“田秀才”4000多人,組建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7個,選派118名科技特派員深入鄉村一線解難題、轉成果、助發展,幫帶培養技術骨干310多名,轉化科研成果12項,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黨建領辦合作社 鄉村振興動力足
【鄉村振興】牛心鎮茶尖村:高粱垂紅穗,農民喜豐收
【鄉村振興】吉林市人民檢察院為黑石鎮文化村捐贈農機設備
貫徹二十大精神 各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海山深入鄉村振興重點嘎查調研指導工作
培養本地、吸引外來,為鄉村振興打好人才基礎
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超億元村名單公示
行進在鄉村振興路上|推進環境衛生整治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