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發布 2022-11-04 11:5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青年強,則國家強”,對廣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重要要求。連日來,面對宜城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雷河鎮涌現出了這樣一批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的志愿者,他們不同的身份,卻有著同樣的青年擔當,讓雷河鎮在抗擊疫情時充滿了底氣與力量。
抗疫“夫妻檔” 并肩作戰詮釋別樣浪漫
“請大家注意間隔距離,戴好口罩,拿出手機準備好健康碼!”4天的全員核酸檢測,讓這句話成了張耀東、曾小青夫妻倆的共同的口頭禪。“現在我倆是一樣的鬧鐘,一樣的作息,每天穿一樣的防護服。”張耀東看著積極投身村里疫情防控志愿活動的妻子,滿眼自豪。

張耀東是雷河鎮新河村的支部委員,妻子曾小青是村里的一名志愿者。夫妻倆白天一起做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工作,晚上一起下村巡邏宣傳。他們時常忙得連一句話都顧不上說,只能偶爾用眼神望向對方。兩人戲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不在我身邊,而是在身邊也顧不上講話!”
“共同抗疫的好處就是能互相理解,不用解釋,一句話全能明白,但是回家看到孩子自己學習的背影,還是忍不住地心疼,太忙了,有啥辦法呢,非常時期,希望疫情早日退去。”夫妻倆說。
晨曦志愿服務隊 讓紅馬甲遍地開花
一套睡衣,一件紅馬甲,近一周的堅守。邱慧是民主村3組村民,也是宜城市晨曦志愿服務隊的發起人。10月28日,接孩子的邱慧被封在了老家民主村,看著身上唯一的一套睡衣,車里隨身攜帶的紅馬甲,邱慧就地上崗,毅然投入到民主村卡口值守隊伍。從天亮到天黑,邱慧對每一輛車進行登記核實,并拍照留痕,對每一位村民解釋政策、進行勸返,她用自己的耐心、責任心筑起民主村的“堅固崗哨”。

面對疫情形勢較為嚴峻的城區,邱慧號召晨曦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一起就地上崗,通過與城區的各社區聯系,派發了近30名志愿者參與著文昌路社區、宋玉商城、市共青團以及南營街道五連村等多地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晨曦“紅馬甲”在全市遍地開花。

“我們志愿服務隊是在今年7月中旬注冊完成的,從幾個志愿者到現在成員達到119名,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輕寶媽,他們通過我發布的抖音開始關注,然后慢慢吸引有愛心有時間的人參與進來,目前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已經有78次了。這次疫情防控志愿活動,還有一些出不來的志愿者都說在家干著急,都想參與進來。”
回族媳婦 “疫線”能手
“你們先吃,兩個孩子還在家里,我先回去!”烈日下,脫下防護服,滿頭大汗的李銀萍邊說著一口地道的宜城話。

十年前,回族女孩李銀萍嫁入雷河鎮廖河村,成了當地媳婦。家里兩個孩子大一點了,李銀萍就開始參與村里志愿服務活動,尤其是疫情防控以來,每次都參與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工作,由于錄的快、有經驗,干事扎實,村里也喜歡喊她來幫忙。
“每次穿起防護服,我都不敢喝一口水,擔心中途要上廁所耽誤信息錄入工作,也怕浪費防護物資。”李銀萍苦笑著說。
脫下橄欖綠 身披志愿紅
張龍龍是今年4月轉業到宜城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的一名退役軍人,在部隊能戰斗,回到地方能奮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突襲,他第一時間向自己所在的雷河鎮官堰村報到,主動請戰,迎疫而上,協助村里開展核酸采集工作。從10月29日開始,每天早上6點,穿上防護衣,開始工作,進行采集區消殺,組織村民掃碼,排隊,有序進行采集,直到村民核酸檢采集工作結束,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采集點每天都要完成近2000人的采集工作。

“戎裝雖脫,軍魂仍在。”這名退役軍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他們身上的“志愿紅”如一團火焰,傳遞著溫暖和希望……
重慶奉節平安鄉:讓村民的日子像辣椒一樣紅火
【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臨城縣召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眾志成城戰疫情】“雙報到”黨員詹世清:身殘志堅 沖鋒“疫”
【眾志成城戰疫情】襄大新村二期"雙報到"黨員:共防疫情踐初心
市紀委監委:下沉一線既督又戰 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眾志成城戰疫情】宜城國投:聞令而動 同心抗疫
嚴防疫情不松懈 堅守崗位保供熱
鄭毅檢查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和市場保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