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發布 2022-11-07 16:04
綜合實力進位趕超
產業發展火然泉達
城鄉面貌美麗蝶變
群眾福祉如登春臺
黨風政風激濁揚清
……
11月4日
“贛州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縣(市、區)專場(上猶專場)舉行
宣傳推介上猶十年來取得的成就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11月4日,“贛州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縣(市、區)專場(上猶專場)在贛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縣委副書記、縣長鐘曉斌作主發布。縣委副書記何新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羅晶分別回答記者提問。
鐘曉斌首先代表上猶縣委、縣政府和上猶人民,對社會各界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上猶發展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謝。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十年,也是上猶人民感恩奮進,全面推動經濟社會大步前進、發生歷史性變化的十年。

▲上猶一角 羅江華 攝
十年來,上猶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辦成了一件件順應群眾期盼的大事實事,邁上了一個個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全縣經濟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青山綠水間描繪了一幅綠色發展新畫卷。

▲翡翠灣一角 羅江華 攝
十年砥礪前行,十年追趕跨越。
鐘曉斌用一項項措施和一組組數據,從五個方面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上猶縣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

▲上猶縣工業園一角 鐘芳億 攝
這十年,是上猶綜合實力進位趕超的十年。
綜合經濟實力快速提升,全縣經濟總量邁向百億臺階,財政收入跨過十億大關。2021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05億元,是2011年的3.1倍。在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中,全縣GDP總量排名在全市前移4位。一批好項目、好企業、好政策落地見效,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140個,爭取上級各類項目資金165億元,爭取全國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以獎代補試點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等試點示范事項20多項,招引各類項目320個,其中包括全國僅兩個、全省唯一的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項目,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星科電子生產車間 鐘芳億 攝
打造了就業扶貧“6+1”、科技創新“3+N+2”等一批“上猶品牌”,承辦全國就業扶貧經驗交流現場會、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片區座談會等一批重要會議活動,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國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先進單位”等國家級先進榮譽40多項,獲評2019年度省、市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這十年,是上猶產業發展火然泉達的十年。
為了轉變工業散小亂差的局面,上猶重點培植玻纖復材產業集群,產業營收連續多年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長,實現了從玻纖生產制造、玻纖初級制品、玻纖深加工、玻纖復合材料到應用領域的五級跳,連續多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打造的產業集群;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等10多所高校團隊來猶合作,啟動建設了全國首家縣級納米科技創新平臺、全省首家玻纖質檢中心,縣內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50余項,全縣高新企業占比突破70%;大力提升園區支撐力,工業園區面積、員工總數“雙超萬”,連續四度榮獲全市主攻工業先進縣。

▲元源新材生產車間一角

▲廈門大學與江西和潤宇電源科技有限公司舉行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
為了轉變“富生態、窮發展”的局面,堅持立足生態稟賦,大力推進以南湖為核心的幸福產業示范區建設,構建了“春賞花采茶、夏漂流嬉水、秋賞楓露營、冬泡泉養生”的四季旅游產品,獲評“中國最美生態休閑旅游名縣”,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成規模推進了一批標準農田、產業基地建設,以茶葉、油茶、毛竹為重點的現代農業持續擴規模、提品質,上猶綠茶品牌價值提升32%,榮獲“全國茶業生態建設十強縣”“全國茶業百強縣”等稱號。

▲漂流嬉水節

▲游客在油菜花中留影 戴洪生 攝

▲上猶毛竹產業
這十年,是上猶城鄉面貌美麗蝶變的十年。
從規劃、空間、理念等方面全方位對標中心城區,著力提升城鄉建設品質。
全面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交通路網建設創下了開工項目最多、建設里程最長、資金投入最大的歷史紀錄,一、二級公路總里程實現翻番,打通了出境路、暢通了內循環、連接了各景區。

▲南湖旅游公路

▲上猶縣城道路 鐘芳億 攝
堅持擴建新區和改造老城并進,縣城建成區面積突破1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了8個百分點,新建23個小游園、小廣場,新增城市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城市功能完善與品質提升同步推進。

▲改造后的老舊小區
全面開展圩鎮、村莊綜合整治,農村“七改三網”全面完成,農村危舊空心土坯房基本拆除。

▲營前鎮石溪村 鐘芳億 攝
堅持治山、治水、治污“三治同步”,生態環境類指標全面達標,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水質綜合指數、空氣質量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被評為中國天然氧吧、省級生態縣、省級衛生縣城、省級森林城市,連續三年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英稍片區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重大工程成為全國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樣板。

▲南湖一角
這十年,是上猶群眾福祉如登春臺的十年。
盡銳出戰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全縣干部奔赴扶貧一線,十大扶貧工程扎實推進,全縣5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2893戶44332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99名城鎮貧困群眾全部解困,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與全國同步邁入全面小康,脫貧攻堅工作獲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表彰,農村建檔立卡對象人均年純收入5年增長2.6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得到有效銜接。

▲幫扶干部行走在田間地頭
堅持財政資金向民生領域傾斜,民生支出占比連續多年超過80%,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4.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全市率先實現一站式結算服務,低保、五保、殘疾人補貼等保障標準持續提高;新建學校42所、改擴建學校126所,新增各類教育學位2.5萬個,提前兩年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實現“十連增”;眾志成城抓好疫情防控,始終保持縣域“零疫情”;每千人病床數增長25%,完成14個鄉鎮衛生院醫療及生活環境改造,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營前鎮石溪村孝老食堂

▲沿湖中心小學開展文藝匯演活動
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顯著,2021年掃黑除惡知曉率、公安滿意度列全省第一,縣公安局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局”,多年被評為全國、全省信訪“三無縣”,連續榮獲全省雙擁模范縣。
這十年,是上猶黨風政風激濁揚清的十年。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高質量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推動思想政治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加強。

▲黨員干部在一線指導產業發展

▲黨員干部幫助村民插秧
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縣、鄉、村三級陣地全覆蓋。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怕、慢、假、庸、散”等作風頑疾,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得到持續鞏固發展。
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災等大戰大考中,全縣廣大黨員干部聞令而動、聽令而行,沖在第一線、戰在最前沿,以實際行動彰顯了黨員本色、踐行了使命擔當。

▲黨員干部冒雨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
鐘曉斌說,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春華秋實。回顧十年奮斗歷程,我們深切感受到,上猶發展發生的每一次進步、取得的每一項成績,歸根結底是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的結果,離不開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媒體朋友的關心幫助,我們始終銘記于心。

▲上猶縣城一角 鐘芳億 攝
鐘曉斌表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集結號”。我們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于行動、見之于成效,著力推動上猶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貢獻上猶力量!
發布會上,何新平、羅晶分別圍繞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民生建設、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特色發展實驗區等提問作了回答,詳細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上猶縣各項事業取得的成效。
江西日報、香港商報、江南都市報、江西新聞客戶端、大江網、贛南日報、贛州廣播電視臺等主流新聞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縣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來源:上猶縣融媒體中心綜合
國務院辦公廳推介我市政務公開經驗做法
敦煌:著力打造棉花產業發展“新”模式
上海市瓜果行業協會開展專題研討 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推動上海瓜果...
鄄城縣積極推進高效特色農業發展平臺中藥材項目
[吉林]遼源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培育農業農村經濟新動能
[廣西]育好一個品牌 帶富一方百姓——龍州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
福建:綠色債券為綠色發展插上“金翅膀”
松原: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