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明開涿鹿 2022-11-10 10:33
中新網河北新聞 通訊員 溫婧
一大早,涿鹿縣張家堡鎮赤腳寺村的扶貧車間內,百余名“工人”正忙著裁剪、縫制、熨燙,一塊塊彩色的布料在她們靈巧的雙手下變成一件件精美的衣褲。廠房外,“扶貧車間”四個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出門就在車間上班,下班還能回家做飯,城里人的日子不就是這樣嗎?”吳秀清麻利地一邊腳踩縫紉機踏板、一邊移動布料。在她身后,百余名與她一樣的農村婦女正在寬敞明亮的廠房里忙活著,縫紉機“噠噠噠”響個不停。
吳秀清是赤腳寺村村民,以前,她長期外出打工,住宿費、交通費等各種開銷占去工資的一大半,而且長期漂泊在外,總是牽掛著家人。
今年,她看到本村新建了制作服裝的扶貧車間,聽說在這里上班的人每月都能掙4000多元,她趕緊報了名。

“上崗前車間還對我們進行了培訓,也買了工傷保險。下班還能照顧家人,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吳秀清一邊裁剪著手里的衣服,一邊高興地說。
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來,涿鹿縣把推動產業發展作為開展鄉村振興、實現增收的關鍵,想方設法謀劃項目,幫助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和返鄉創業、增加收入,加快推進產業振興步伐。
據了解,赤腳寺村扶貧車間主要以生產服裝為主,廠房建筑面積1039.38平方米,車間廠房、辦公區、生活區一應俱全,項目總投資336萬元,2020年5月籌建,2021年9月完工,并成功引進北京服裝制作企業入駐。

服裝加工項目從成立到現在,生產了20萬余套衣服,產值達到3000余萬元,來自工廠、企業、學校的訂單絡繹不絕。
“目前,公司可提供就業崗位150個,目前有員工127名,平均月工資3000元以上,每年可為赤腳寺村增加集體收入18萬元。”加工車間負責人姚海龍表示。
涿鹿蟒石口鎮組織村干部學習香菇種植技術
鄉村振興 小小辣椒獲豐收,“調味”美好新生活
涿鹿:絢爛秋色 一眼萬年
河北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成效明顯
新能源轉網電——“電”亮牧區美好新生活
漳平市扶貧開發協會:引來甘泉潤民生 擺脫貧困奔小康
二十大時光 高碑店夕陽紅合唱團:頌歌獻給黨,唱響新生活
社會報道|農房改造:“改”出新顏值 “造”就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