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農村版 2022-11-15 00:05
近年來,肥東縣石塘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引導各社區著力盤活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因地制宜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奮力譜寫強村富民新篇章。
11月6日,記者來到石塘鎮塘西社區,在浪波塘“漁光互補”基地看到,水面上一塊塊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整齊“列隊”,一眼望不到邊際。該水域總面積近1200畝,太陽能電池板占到水域面積的80%。
“這個項目總投資3.8億元。水面上為光伏發電,水域用于水產養殖,充分利用水面空間,獲得發電、養魚雙重收益。”塘西社區黨總支書記鄭杰告訴記者,該項目總裝機容量40兆瓦,2015年8月開始發電,每年發電約4700萬度,輸入國家電網。
“項目運營方從其收益中,每年拿出48萬元給浪波塘水域所涉及的社區。因浪波塘的大部分屬于塘西社區,我們每年分得28萬元,這也是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大頭?!编嵔苷f,此外,社區有200多畝藕塘對外發包,還承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等,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61萬元,今年有望達到66萬元。
塘西社區用足水面資源,位于石塘鎮最南端的火龍社區則在盤活閑置資產和土地上做文章。2017年12月,火龍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社區搶抓集體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機遇,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三變”改革的承接主體,致力創新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火龍社區一方面引進有實力、有前景的企業租賃閑置學校,變沉睡資產為經營廠區;另一方面探索推進“企業+集體+農戶”的“村企聯建”模式。2020年,引進安徽川運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盤活占地4畝的原周郢小學閑置資產和土地。該公司在此建設廠房對外出租,其中一部分租給了合肥徽研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社區又將100萬元閑置資金入股到安徽川運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年獲分紅8.8萬元。更重要的是,根據村企聯建協議,合肥徽研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用工優先從本社區招錄。目前,已有15位村民在公司上班,他們平均月工資大約4000元。”火龍社區黨委書記蔡俊告訴記者,占地8畝的原棗巷小學閑置土地也對外出租了,年租金收入14.4萬元。
“對集體的資產、資源、資金,無論大小,我們都緊緊攥在手里、管理到位,確保實現保值增值。”蔡俊介紹,之前因資產管理不善,社區的集體建設用地多年來一直以低價對外租賃,為增加集體收入,社區黨委狠下決心,著手清理規范違規合同。分別將之前每年以9000元出租給涵管廠的土地和每年以7萬元出租給大貨廠的土地收回,再將資產公開掛網招標,最終以23萬元/年和30.6萬元/年的價格成功招標。
火龍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2021年實現總收入103.49萬元,扣除各項支出,可分配收入為81.13萬元。今年6月28日,火龍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召開首次分紅大會,3795名股東分享36.396萬元紅利?!斑@次分紅,讓社區每個人都享受到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這在‘三變’改革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焙献魃绻蓶|周世文告訴記者,他家股權本上共有 40 股,這次分到了360 元,錢雖不多,但很有意義。
“各社區積極整合集體閑置資產,如舊校舍、舊辦公場所、廢舊公房等設施,采取公開租賃等方式盤活,讓‘死資產’變為‘活資本’。”石塘鎮黨委書記李前進表示,全鎮村級集體廢舊廠房17處、閑置校舍9處、撤并村的空閑辦公室5處,均已盤活對外租賃,年增收達464萬元。
除了盤活閑置資源資產,石塘鎮還整合資源要素,探索“跨村聯建”、“飛地抱團”模式,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土地“增減掛”項目,將零散閑置的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復墾,用來建設占地120畝的石塘智慧物流園。同時,拓寬投資渠道,變集體資金為產業股份。
石塘社區將集體資金200萬元投資到肥東縣英超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年獲分紅12萬元。該合作社2003年成立,流轉土地2100畝,主要從事糧食、果蔬種植和大米加工,效益良好。大城墩、龍城、同合、新展等社區也積極與企業對接,簽訂入股分紅協議,每個社區投入50萬至100萬元不等的資金,每年可分得4萬至8萬元不等的紅利。
努力,總有回報。2021年石塘鎮實現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058萬元,17個社區均超50萬元,其中超10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1個。“預計2022年全鎮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將突破1200萬元,其中超10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達到5個,其余社區均突破60萬元。”李前進表示。
肥東縣:聚力機械強農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樂儉鎮:發展油菜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從收入保障到產品溯源——保險業服務鄉村覆蓋面加大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貴州泰和本草中藥材科技發展有限...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致富“金蛋” 暢銷神州——融安金桔助力鄉村振興系列報道之二
上市時間敲定 收獲季節來臨 ——融安金桔助力鄉村振興系列報道之...
永順縣召開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省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