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發布 2022-11-15 14:30
引言
學報告、悟思想,談體會、謀落實。連日來,我縣認真傳達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方向、強化責任,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11月10日起,巫溪發布、巫溪APP“理上網來”欄目同步開設《學習貫徹二十大 巫溪在行動》專欄,分享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及各鄉鎮部門的學習感悟和落實舉措。
本期推出縣委副書記、縣長王中《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推動縣域全面振興》一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巫溪是全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后,我們的工作重點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推動縣域發展。目前,正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五年過渡期,也是我縣加快發展、實現綠色崛起的重要窗口期。在這個階段,要著眼于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推進縣域全面振興,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厚植產業發展根基、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發力,加快補齊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短板,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實現以城帶鄉、協同發展
縣城作為聯結城市與鄉村的紐帶,是城鄉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一環。我們要統籌優化城鄉、人口、產業功能布局,以縣城為重要載體,加快構建城鄉一體、產城融合、區域聯動、優勢互補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以城市規劃為引領,優化城鎮空間布局。按照“十四五”末全縣城鎮化率提高至50%左右、到2035年實現“雙20”目標,堅持以縣城為中心,科學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加快大寧古城(老城—趙家壩片區)綜合開發,推動馬鎮壩片區品質提升,高標準規劃建設鳳凰水城,因地制宜發展文峰塘坊、上磺古路等重點特色城鎮,構建“1+2+N”城鎮發展格局。以品質提升為主攻方向,建設特色宜居城市。突出山水特色,以大寧河、柏楊河為軸線,保護好城市天際線、山脊線、水岸線;傳承歷史文脈,保護好“大寧古城”等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鄉愁;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優化各組團功能定位,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宜游水平,打造“建得從容、美得自然、過得幸福”的“森林之城、寧靜之城、靈動之城”。以產城融合為重要途徑,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堅持“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發展,將縣城打造成全域旅游第一張名片,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宜游水平;在鳳凰新城拓展工業園區空間,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打造成就業擴容、財政增收、企業顯效的產城融合樣板。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發展,以縣城帶動中心集鎮、輻射帶動其它鄉鎮協同發展。
二、推進產業發展增量提質,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以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為主要目標,加快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培植財源稅源,著力增強造血功能。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堅定不移抓旅游發展,圍繞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紅池壩、大寧古城、寧廠古鎮等重點景區,擴大旅游知名度;聚力推動綠色工業發展,加快園區平臺建設,持續培育六大產業門類,大力發展“一主兩輔”產業,加快落實工業倍增計劃,構建綠色工業體系;提質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壯大發展村集體經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約連片發展鄉村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依托資源稟賦,優化產業布局,堅持“旅為龍頭、農為基礎”,加快旅游業與其他產業全方位、多維度融合,推動農業接二連三,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全產業鏈。發揮農特產品綠色、天然、有機、生態優勢,圍繞“9+1”重點產業,通過引資補鏈、引資擴鏈、招商育企,培育一批鏈主企業,推動產業鏈垂直整合、有效集聚,加快打造上下游產業鏈。
三、推進交通物流便利化,實現成環成網、互聯互通
搶抓交通強國、交通強市戰略機遇,推進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快改善交通條件。加快巫鎮、兩巫、巫云開等高速公路建設,規劃研究巫十(襄)高速;全力爭取巫溪至奉節鐵路盡早啟動建設,積極開展萬巫十、達開巫襄、渝東北環線等鐵路研究,推進與周邊縣城“1小時”、重慶主城“2小時”、鄂陜區域中心城市“4小時”交通圈建設;實施國省干道改造,加快建設巫神路三期,新改建一批出境道路,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提升通行力。健全物流服務體系。豐富物流業態,增強集聚功能,打造渝陜鄂邊貿物流中心;規劃建設輻射周邊、連接城鄉的倉儲物流基地,啟動鄉鎮物流周轉倉庫和區域配送中心建設,完善農村電商站點快遞物流功能;引進大型貨運企業,增設規范化公路貨運站場;升級擴容花臺港,提升吞吐能力,降低運輸成本。
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揮巫溪獨特區位,以服務人、留住人、吸引人為著力點,以打造渝陜鄂邊區醫療、教育中心為牽動,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借助渝中區、重慶師范大學、山東泰安等幫扶力量,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中小學校,落實定點支教、學校結對、跟崗研修、名師送教等舉措,切實提升教育水平。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提升、關鍵能力培養、社會綜合實踐與學科融合三大計劃,探索研學實踐教育等模式,辦出有巫溪特色的高質量教育。推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借助重醫附一院幫扶資源,與縣人民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推進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等級醫院創建。規劃建設縣第二人民醫院,加快實施鄉鎮衛生院遷建工程。加強疾控基礎設施建設和實驗設備配備,推進“三通”建設、“三醫”聯動、“智慧醫院”建設。利用東西部醫療協作優勢,通過“師帶徒”等方式,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在大力提升教育、醫療水平基礎上,持續提升文體、社保等公共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推進縣域全面振興,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要求。要扎實做好精準監測,持續開展就業、產業、智力、消費幫扶,實現幫扶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要搶抓“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重大歷史機遇,用足用活“一縣一策”支持政策,全力爭取各級各方資源,堅持先行示范、重點幫扶,一體推進“1+2+5+10”鄉村振興試點示范,全力打造渝陜鄂邊區鄉村振興示范標桿。
鄉村振興河北:加強冬季田間管理 確保小麥安全越冬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精神實質 奮進開創畜牧業...
乳山牡蠣:創新監管保護 推動品牌提質增效
凝聚共識 增強協調——世界期待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為經濟復蘇...
推動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 為全球發展作出中國貢獻——印尼華僑...
武城:甲馬營鎮現代化養雞場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陶廣宏到龍城鎮王大莊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