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農村版 2022-12-07 14:30
本報訊(記者馮佳志通訊員周武申平峰)古樸典雅的民居分布整齊,綠樹掩映下的庭院秀美潔凈,以忠義村風、紅色家風為主題的2000多平方米彩繪墻體大氣簡約,一條條硬化的鄉村小路蜿蜒而去……近日,走進武陟縣喬廟鎮關王廟村,不僅能感受到“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恬淡意境,還能看到“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和樂景象。
近年來,武陟縣創新“農村人居環境+”思路,以五星支部生態宜居星創建為引領,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治理和發展相融共生,一批如關王廟村一樣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不斷破繭,廣袤鄉村大地漸次呈現出村強、民富、地凈、路平、樹綠、水清、景美、人和的田園風光。
在西陶鎮東白水村,村頭藍色的垃圾分類收集屋格外醒目,推開門,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塑料垃圾等分類標簽映入眼簾。雖然堆的是垃圾,但是擺放整齊,毫無異味。
“原來大家將垃圾隨處亂倒亂扔,村里亂糟糟臭烘烘。縣里實行垃圾分類后,既解決了垃圾處理問題,還美化了環境,特別是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機制,可以用積分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極大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一名垃圾分類人員說。
據了解,武陟縣年均投入4860萬元,引入華夏幸福物業、索克物業2家保潔公司,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全域建立集保潔、收集、運輸、處理于一體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在此基礎上,每個鄉鎮選擇3~5個示范村開展垃圾分類試點,通過堆肥制作,初步實現資源再利用。武陟縣因此成功入選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省級示范縣。
在西陶鎮西陶村,一條條長長的坑道內已鋪設好黑色的管道,10余名工人忙而不亂,放線、測量、砌磚……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以前,生活污水都是露天排放,既不好看又不好聞,夏天還滋生蚊蠅。如今,污水管網通到家門口,出門干凈又亮堂。”村民常永富高興地說。
“我們將五星支部創建與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確立管網先行的理念,加大污水管網鋪設推進力度,加快戶廁改造進度,有效鞏固了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質量。”西陶鎮黨委書記韓劍說。
在龍源街道白徐店村游園,白墻青瓦相互映襯,花草樹木錯落有致,村民三三兩兩散步,兒童嬉戲追趕……殊不知,這個游園所占的集體土地曾被一些村民搶占,亂搭亂建,嚴重影響村容村貌。
白徐店村發生的變化只是武陟縣提升村容村貌的一個縮影。武陟縣因地制宜開展“三園一場+”整治工程,將閑置的空心宅院和閑置空地打造成小游園、小菜園、小果園、停車場、村史館等,讓沉睡的老宅煥發新顏,既滿足了群眾精神需求,又美化了人居環境。
“武陟縣切實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常態化工作來抓,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以堅定不移的決心、目標必達的信心,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武陟縣委書記秦迎軍說。
鄉村振興·區域公用品牌培育計劃盛大啟航
關于共建鄉村振興電商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暨村村播工程示范校的通知
運城移動助力夏縣朱馮村打造全市首個數字鄉村示范村
廷·巴特爾:用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樂儉鎮:發展油菜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從收入保障到產品溯源——保險業服務鄉村覆蓋面加大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貴州泰和本草中藥材科技發展有限...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