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融媒中心 侗鄉之窗 2022-11-28 10:01
近年來,我縣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采取“黨建+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高山小黃牛養殖,緊緊抓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黃牛養殖成為了當地群眾致富的強勁引擎和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

走進順化鄉六背山,放眼望去,一座座山峰連綿起伏,山坡上,黎平月亮形養殖專業合作社放養的小黃牛,有的忙著低頭吃草,有的三五成群“嬉戲打鬧”。
據合作社負責人吳啟兵介紹,六背山海拔有1300多米,植被豐富,是天然牧場,非常適合小黃牛放養,不僅節約喂養成本,而且放養的牛比較健壯,肉質非常好,口感更佳。


“我們這里放養的牛,經常在坡上活動,肉質就比較緊實。山坡上到處是草,牛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而圈養的大部分是喂養青儲料,食物來源比較單一。”吳啟兵說。
吳啟兵還告訴記者,2016年以前,他就開始在廣東學習養牛知識,在積累經驗后回到家鄉發展小黃牛養殖,正好趕上好政策,在縣委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小黃牛養殖規模已有200多頭,年利潤在40萬元左右。

據了解,近年來,順化鄉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推動小黃牛養殖,按照“四聯雙增”的模式,充分利用六背山2.5萬畝天然草場發展高山黃牛養殖。目前,該鄉有小黃牛養殖主體四個,共養殖小黃牛600余頭,綜合產值600萬元,帶動農戶50余戶200余人。
“下一步,將不斷擴大黃牛養殖規模,力爭實現覆蓋養殖農戶100余戶,小黃牛達2000頭;打造全縣優質黃牛養殖基地,為粵港澳大灣區輸送優質黃牛;打造“六背山旅游+小黃牛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順化瑤族鄉黨委書記王雪瓊說。


據悉,截至今年10月底,全縣高山放養小黃牛存欄8600余頭,出欄2600余頭,產值2870余萬元;全縣共有高山放養殖合作社3個,帶動農戶196戶784人,人均增收2500元。
(姚強 梁明方 毛凱君)
淡水石斑魚養殖技術和環境
豬苗養殖大全
海西:農牧產業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東安以電商興村促產業發展
原標題:八部門印發《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 ...
縣長李維芳調研鄉村振興 產業發展等工作
泰順這一生態養殖項目在浙江農民創富大賽上獲大獎
中外專家在瓦房店研討櫻桃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