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白玉 2022-11-18 15:28
在贈科鄉八埡村,有一雙巧手在縫紉機上,走上了致富道路,“縫”出了生活美好。

贈科鄉八埡村位于白玉縣西南,距離縣城大約87公里,在一棟漂亮的藏房里,每天早上都能聽見縫紉機“嗒、嗒、嗒”的聲音,裁布、修邊、縫紉……縫紉機前,三郎絨姆熟練地操作著,不一會兒,一件漂亮的背心就初現雛形。

去年,三郎絨姆的生活還是另一番模樣。那時候,家家戶戶收入靠著采挖蟲草。“每年的五六月份,我們一家人到山上挖蟲草,就這樣,一年的活就干完了,剩下的時間用來‘享受生活’。”三郎絨姆告訴記者,久而久之,村里的“閑人”“懶漢”也多起來了。

在今年5月份,三郎絨姆聽說鄉政府將邀請甘孜州龍揚技術學校專業老師在八埡村開展為其30天的縫紉技術培訓,三郎絨姆便滿懷信心的來到縫紉技能培訓班,每天提前趕到培訓點,先溫習上一節課的內容,30天的培訓期很快就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好學的三郎絨姆已熟練地掌握了技能,還因成績突出,獲得過榮譽證書和優秀學員等榮譽,她激動地說:“感謝給了我們此次培訓的機會,我要用所學的技術努力為自己縫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致富路。”

回到家之后,三郎絨姆開始在自己家里給家人縫紉衣服,她愛動腦筋、肯鉆研,無論什么款式到了她手里,都能做得工工整整、別具特色,家人們穿上都很滿意,也時常向村民們夸贊三郎絨姆的手藝,村民們被她精致衣服所吸引,便上前去量身定制,她的收入從每月幾百、幾千到現在的上萬元。

“現在我們不用去縣里買衣服了,她做的衣服質量很好,價格還便宜,現在冬天也開始冷了,我今天過來打算訂做一件藏袍。”村民志瑪成措說到。

雖然現在家人的生活有所改變,但也離不開三郎絨姆的刻苦鉆研,每天晚上等丈夫和孩子休息以后,她就在縫紉機前細細研究縫紉技術,“過去除了帶孩子我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現在能一邊學技術一邊掙錢,不僅提高了家里的生活水平,也讓我的日子充實起來。”三郎絨姆笑著說。

提到今后的發展方向,三郎絨姆說:“有工作隊和村委會的支持,我的干勁十足。今后會繼續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到我這來定制衣服。”三郎絨姆的經歷,只是白玉縣千千萬萬脫貧故事中的一個縮影。如今,通過各種惠民利民政策,越來越多的白玉縣群眾正不斷開拓干事創業的渠道,鞏固脫貧成果,實現致富奔小康的夢想。
關于《2022鄉村振興成果展》延期舉辦的公告
內蒙古扎賚特旗:小稻米鋪設致富路
產業煥新推進鄉村振興——直擊小崗村新發展
寧遠下灌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
慶云縣東辛店鎮蘋果搭上“訂單”快車,鄉村振興一路向“紅”
杏葉黃鄉村美
臨海“運動休閑小鎮”:體育賽事聚人氣促振興
天祝:塑造美麗宜居鄉村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