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科右前旗 2022-11-18 15:24
一直以來,科右前旗俄體鎮立足本地資源,加快推進馬鈴薯產業,從“吃”入手,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產業鏈,促進農民增收。

走進科右前旗俄體鎮天甲粉業專業合作社,在2000平方米的晾曬場,工人們正忙著翻曬粉條。一排排擺放整齊的架子上掛滿了銀白色的粉條,在太陽的照射下格外耀眼。科右前旗俄體鎮素有“東北粉條之鄉”的美譽,這里的粉條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盟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甲粉業專業合作社借助獨特的地方產業優勢,今年收購周邊鄉鎮馬鈴薯近200萬斤,生產粉條25萬斤,一個個圓滾滾的馬鈴薯經過清洗、粉碎、漿渣分離、發酵、脫水、壓條、冷卻、晾曬等11個程序,成為一根根晶瑩剔透的粉條,遠銷北京、南京、天津等地,年收入達200余萬元。


同樣,借助當地特色馬鈴薯產業增收致富的還有俄體鎮曉袁飯店老板袁恒會。經營飯店18年間,他以拿手的“全粉宴”吸引了諸多游客前來品嘗。馬鈴薯粉經過他一撮一揉“巧手”加工,做成了一桌地地道道的特色佳肴。他告訴記者:“咱家粉條飲食是祖傳下來的,有炒粉條、冒粉條,粉條是百搭的菜系,和每個菜都可以搭上,還有粉面蒸餃、粉面餡餅,周邊像突泉、烏市的家庭聚餐都上咱家來。”
在科右前旗俄體鎮世鑫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加工車間,工人們將和好的馬鈴薯面粉放入機器中壓片,拌好的肉餡通過自動化運輸到餃子皮中,一個個大小一致的“小元寶”被放到盤里,上鍋蒸。冒著熱騰騰的蒸汽,一屜屜味道鮮美、晶瑩透亮的“水晶餃”就出鍋了。世鑫食品有限公司瞄準了馬鈴薯深加工產業優勢,通過線上線下銷售,不僅趟出了一條“水晶餃”產業發展路,還帶動周邊群眾42人,每人月增收3000元到4500元不等。
內蒙古林西縣新城子鎮:發展中藥材種植 壯大村集體經濟
讓農民種植鹽堿地有更多獲得感
黃土高原上,馬鈴薯種植“科技范”十足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武城借力京津冀“人才鏈” ...
造謠形成“產業鏈”,綠營網軍“出征”內幕曝光
廣西全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機械化種植
鑒江街道旺山村:辣椒價格行情好 農戶種植熱情高
定西馬鈴薯:品牌引領產業升級 “薯”光照耀隴中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