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光明網、中國網 2022-11-19 03:48
11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不折不扣、科學精準落實疫情防控優化措施有關情況。
堅決反對兩種傾向
持續整治“層層加碼”
要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完整、全面、準確理解和把握優化防控工作的部署舉措,堅決反對兩種傾向,既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對不負責任的態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條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實,保障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優化調整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發布以來,各地正在迅速貫徹落實,細化執行方案,開展政策培訓,加強社會動員,結合自身實際,在隔離轉運、核酸檢測、人員流動、醫療服務等方面采取更為精準的舉措。一些地方也在及時糾正與第九版方案和二十條措施不相符的做法,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
今后國內聚集性疫情
只有密接需集中隔離
今后國內發生聚集性疫情,只有密接需集中隔離。
取消對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風險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
在取消對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時,各地對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檢測、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檢測陽性后,再第一時間進一步開展密接者的調查和管控。
各地常態化檢測
“既不能層層加碼,也不能隨意減碼”
二十條優化調整措施,對常態化核酸檢測和發生本土疫情后的區域核酸檢測做出明確規定,“既不能層層加碼,也不能隨意減碼”。
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主要是要嚴格落實風險崗位、重點人員的核酸檢測要求,做到應檢盡檢,確保高質量、符合頻次要求的核酸檢測,不得隨意不檢、漏檢。也不能擅自擴大核酸檢測范圍。
如果當地疫情僅有零星的感染者,傳播鏈條清晰,在沒有社區傳播風險時,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區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其他區,可基于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跨區域流動人員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抵達目的地后要按屬地要求進行“落地檢”。
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游景區人員需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3歲以下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可免于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關于“落地檢”?
“落地檢”并不是與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要求相悖。
通過“落地檢”可有效防范人員在出發地核酸檢測漏檢,以及旅途中輾轉可能被感染等諸多不確定風險,需要繼續堅持。
關于核酸檢測點在社會上的布局
一是要科學精準優化采樣點布局,對采樣點實行網格化設置管理,覆蓋轄區服務人群。
二是要向社會公布轄區內所有核酸采樣點信息,建立和完善電子地圖,并及時更新,方便群眾查詢并就近就便采樣。
三是要合理安排采樣時間,優化采樣人員班次,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靈活錯時錯峰提供采樣服務。
四是各地要做好采樣點供需情況的監測,密切關注群眾檢測需求。針對人口密度較大、人流量較高的社區或場所,通過增設采樣點、增加采樣人員等方式,擴大采樣服務供給。
關于“優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
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后,“優化跨省旅游管理政策”備受關注。此次優化調整主要基于三方面考慮:
1、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二十條優化措施中取消了中風險區等級,高風險區范圍僅限于樓棟或單元,跨省旅游聯動管理政策的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
2、跨省旅游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有利于整治個別地區“一刀切”、層層加碼,不按政策限制跨省旅游經營活動的問題。
3、有利于進一步促進這幾年來遭受疫情影響的旅游行業恢復發展。
防控措施的優化調整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而是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發展的影響。
加強方艙醫院建設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應對病毒的變異,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因此要加強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和救治資源準備。
要加強方艙醫院的建設,要求各地要按照平急結合的原則,依托現有的一些大型場館,比如會展中心、體育場館等,提前做好方艙醫院的準備,“一旦發生聚集性疫情,能夠使得方艙醫院在最短的時間內啟動,能夠盡快地收治患者”。
建設方艙醫院實際上是最大限度減少對日常醫療資源的占用,統籌好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與日常的醫療服務的保障工作。
優化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頒布后
群眾投訴量明顯下降
11月11日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二十條措施發布后,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公眾留言板”信息數據上看,群眾投訴量明顯下降,由11日的3309條已下降至16日的2014條,投訴量降幅達39%。
對近日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梳理,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對來自低風險地區人員采取強制勸返、隔離等限制措施,占25%;
2、隨意將限制出行范圍由高風險地區擴大到其他地區,占23%;
3、隨意擴大采取隔離、管控措施的風險人員范圍,占18%。
目前,各地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專班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各方面進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及時糾正違反“九不準”等突出問題,及時糾正庸政懶政、不作為亂作為行為,及時糾正“一封了之”“擴大賦碼”等簡單粗暴做法。截至17日12時,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專班已累計轉各地群眾投訴問題線索13萬條,辦結率為99%,成效顯著。
來源 | 新聞聯播、光明網、中國網
不折不扣、科學精準落實疫情防控優化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
關于核酸檢測點位布局、密接管控……國家衛健委最新回應
不折不扣、科學精準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回...
權威解讀丨20條優化防控措施能有效應對疫情處置中隔離資源緊張等...
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
中風險地區已取消;未來的核酸怎么測?集中隔離會取消嗎?專家詳...
核酸采樣小組:有召必戰 共筑平安
【疫情防控】馬坊鎮:“外來”媳婦當起“臨時大白”助力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