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發布 2022-11-18 16:58


近日,利國鎮西李村入選
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今天,大銅就帶您逛逛
銅山這個“國字號”村莊
這個背依鳳凰山
面朝微山湖的小村莊
若論傳統,確屬悠遠
村內的石頭部落,是江蘇省三星級景點。明清時期,西李村先民為躲避戰亂水患,在山上就地取材,建造的石墻、石壁、石屋、石院、石臼、石槽、石磨和舊木船,至今保存良好。
村里還有據傳是當年微子及族人定居時所植的古樹、為追悼一位明朝公主所建的慈恩寺以及相傳三國時期劉備駐扎徐州時所建的烽火臺……

然而,這個擁有無數個動人故事的小村莊,在2013年前,卻是省定經濟薄弱村。
“西李村向西便沒有路了,交通不便。當時,利國是全市的工業重鎮,但西李村卻沒有工業。村民們住在破敗的石頭房子里,連吃水都要從山下挑,基本上是以種植和捕魚為業,一年的收入不足6000元。”西李村黨委書記胡永平告訴記者。
傳統不能丟,發展也不能停,那就把傳統變成發展的優勢!從2013年起,西李村蓄勢以新的姿態崛起。
這一年,西李村石樓自然村的幾十戶村民從山上的石頭房搬進了山下村文化廣場周邊的安置房。原先的石頭房經過修舊如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明清特色村居的舊貌。
“這幾年,鎮村兩級前后投入6000多萬元打造的石頭部落成為了江蘇省三星級景點。西李村獲評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去年又被評為江蘇省傳統村落。”胡永平說。

保留傳統
而不囿于傳統
西李村有了發展的新面貌
在村里的古槐樹下,原先的民居變成了嶄新的黨員中心戶活動室。活動室內,除了擺放著桌椅板凳、書籍報刊,還有一些貓窩、貓玩具的成品展示。“村里有兩家做寵物產品的電商企業,村里的婦女有時候就在這里領活兒回家做。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做得多的,一個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胡永平笑著說。
拾級而上,至半山腰,在改造一新的村網格服務站,一位老人正在即興彈唱丁丁腔。
今年81歲的孫文榮,學唱丁丁腔已有60余年。“現在都有徒子徒孫了,可我還是閑不住,沒事的時候,就和老伙伴們一起來石頭部落操練,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歡上這種非遺項目,也希望它能更好地傳承下去。”孫文榮說,現在,牙也漏風了,詞也記不住了,但還是希望盡自己的一點力,讓丁丁腔永葆生命力。

登上山頂,微山湖碧波蕩漾,西李村的新發展也一覽無余。
指著一片片原先的魚塘,胡永平告訴記者:“去年,為了改善微山湖水質,村里3800畝水面退塘還湖。退塘后,雖然村民們拿到了補償金,但村里考慮還需另謀生計,于是帶動村民種植了700余畝雞頭米。看到效益不錯,今年擴大了規模,種植了2000畝,預計可增收100萬元。”

山腳下,另一大產業也開始支撐起西李村產業發展的“半邊天”。
時值“雙11”營銷季,西李村的佳喜樂寵物用品有限公司廠區內一派熱火朝天的發貨場景。這家銷售寵物用品的電商企業是村民李寧十年前返鄉創業時建起來的,如今日漸壯大,不僅產品門類齊備,而且集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光產品專利就有100多項。
目前,西李村擁有規模電商5家,60余戶村民通過淘寶、阿里巴巴、微信等平臺開設網店,有460余人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工作,相關產業鏈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100余個。

如今
鄉村旅游、養殖、電商產業
已成為西李村發展的“三駕馬車”
十年的光景
西李村實現了蛻變
未來的西李村
精彩繼續,敬請期待
素材提供:利國鎮
編 輯:仇瑾
平鄉25個村莊被命名為中國“淘寶村”
鄉村新面貌|最美村莊宜居宜業 幸福生活入畫來
長沙縣黃興鎮依托瀏陽河岸建設美麗宜居村莊“湖元風光帶”
實在!正安這個“親戚”援建了這所學校!
今天,從央視鏡頭里看“咱們村”~
中國石油鄉村旅游幫扶示范項目百美村莊田壩村2022年度分紅大會
用牛糞發電,睢寧這個村真會“過日子”!
為民辦實事,這個鎮出實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