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11-21 14:42
“以前的崔營地只有兩條土路,遇到雨雪天氣道路泥濘不堪,根本沒有辦法出門,沒有路燈,晚上出行十分困難,到了冬季,需要自己生火點爐子取暖,爐渣隨處可見。”內蒙古林西縣東街村村民湛海激動地說。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城北街道對東街村崔營地進行了整體的規劃改造,按照“風景宜人、環境宜居”的建設目標,為崔營地鋪設了水泥道路,設置了垃圾池兩處,種植了果樹、垂榆等綠色植物,加裝了23盞路燈,對墻面進行了統一粉刷,接入供熱管道集體取暖,爐渣徹底沒了,崔營地的環境明顯得到改善。
走進東街村,干凈整潔的鄉村小道,道路兩旁的村規民約,一幢幢風格迥異的生態民宿,村民正跟著音樂翩翩起舞,孩子們相互追逐嬉戲,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為推動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村莊文明和諧,東街村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動員廣大黨員干部投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戰場,常態化開展“清潔家園”、清理衛生死角等活動,在全村范圍內打響村莊清潔保衛戰,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宜居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黨員干部與群眾一起,手持掃把、鐵鍬等工具,清掃路面垃圾,清除衛生死角,清運建筑垃圾,以實際行動做好鄉村環境保潔工作。
“在街道黨工委的引領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評比活動,用文明新風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眼前這幅暖風夕照、環境秀美的鄉村風貌,正是東街村黨員干部帶頭樹立文明新風、村民積極參與共建共治的縮影。”東街村委會書記胡振軍對未來充滿信心。
東街村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內容,從活動場所建設、硬化道路鋪設、院落圍墻統一粉刷、植樹種草綠化、生活污水處理、拆除違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清運等多個環節入手,打造“潔、綠、暢、亮、美”的美麗鄉村,全面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增收致富是我這些年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東街村村民張國民說。除了種地耕田和外出務工,張國民家沒有其他經濟來源,家庭年純收入不足1萬元,日子過得緊巴巴。
今年,東街村憑借土地資源優勢,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方式轉型升級的步伐,積極盤活土地資源,積極開發有機蔬菜、有機水果種植等特色產業培育,發展“村級+”合作模式,對閑置的100余畝耕地進行開發利用,經過土地平整、犁田、播種,昔日的撂荒地散發出無限生機。對新開發的土地進行蕎麥種植,蕎麥產量8000斤左右,利用蕎麥的收入為村里“草原書屋”購買圖書500本,為10戶困難戶送去了糧食和學習用品。
“只有壯大集體經濟,村里才有能力搞建設、搞美化,搞文化,鄉村才能真正振興。”東街村駐村第一書記馮智鑫深有感觸地說。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一個個“最美庭院”猶如一幅幅舒適宜居的鄉村美麗畫卷正在東街村徐徐展開,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的有力抓手,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難題,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有效整合各類資源資產資金,堅持因戶施策,產業發展因地制宜、生態優先,真正做到讓成效依靠群眾、讓成果惠及群眾,實現房子靚了、產業強了、農民富了、鄉村也振興了。
在張家界,休閑度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旅游產品文化內涵不斷...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精準發力推進鄉村振興
遼寧省內八地入選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公布,天津4個村上榜
奉賢南橋推廣“以工代賑” 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能工巧匠齊上...
桂陽: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忙 夯實鄉村振興“耕”基
儀隴:5000余公里通村通組公路打通鄉村振興“微循環”
新田:“小廁所、大民生”廁所改革改出鄉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