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11-23 14:04
11月18日,“科創中國”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防災減災研討會暨葡萄防災減災技術與人才培訓會在寧夏銀川舉辦。會議邀通過研討交流葡萄減災防災技術進展,培訓葡萄酒產業從業人員掌握防災減災基本理論與技術,達到葡萄減損保產、提質增效和促進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的。
“在全球動蕩背景下中央對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高度重視,而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防災減災是保障生物安全的關鍵技術。”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朱明說,開展防災減災研討和培訓,可為寧夏釀酒葡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能力建設提供堅實保障,促進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加快推進農業強國建設。
聚焦葡萄酒產業發展,賀蘭山葡萄酒產業園區管委會趙世華研究員表示,寧夏葡萄酒產業歷經引進試驗示范、規模快速擴大、品質穩步提升,目前已進入高質量與品牌化發展階段。寧夏要把發展葡萄酒產業同加強黃河灘區治理、加強生態恢復結合起來,要提高技術水平,增加文化內涵,加強宣傳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及突出6個關鍵詞:生態、技術、文化、宣傳、品牌和效益。寧夏高度重視葡萄酒產業發展,制定多種政策、方案、規劃,強化弱項促升級,集中精力抓發展,實施“32521”產業布局,重點強調以釀酒葡萄基地作為核心競爭力,推動全產業鏈融合發展,以酒莊企業為發展主體,堅持政府主打產區品牌,企業主打產品品牌,促進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葡萄生產面臨凍害、霜害、高溫等諸多氣象災害,葡萄品種對氣候條件高度敏感,氣候變化影響葡萄品種的分布,中國升溫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教授、國家葡萄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房玉林建議,采用抗蒸騰劑、遮光、建造防護林帶、噴水防霜等抗逆栽培技術應對氣象災害。
特邀報告和培訓環節,來自新西蘭植物與食品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寧夏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寧夏氣象科研所、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等單位的13位包括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葡萄與葡萄酒及氣象行業專家以及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在內的全國教學科研專家和生產一線的相關從業者圍繞氣象災害、病蟲害防控、抗逆育種、高效栽培、模擬模型、品質評價等方面作了精彩報告,希望對寧夏賀蘭山東麓乃至全國的釀酒葡萄產業減損保產、提質增效有所助力。
開幕式和主旨報告由學會執行秘書長王應寬主持。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承辦單位有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銀川市科學技術協會,寧夏氣象學會,協辦單位有寧夏氣象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中國氣象局旱區特色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管理重點實驗室,寧夏大學食品與葡萄酒學院,活動支持有“科創中國”葡萄酒產業科技服務團項目組,寧夏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2022BBF02014)項目組。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菁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桑蠶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屆桑蠶...
密云區科技賦能蜂產業高質量發展
“大壟密植”技術助力黑土地豐產豐收
打好特色優勢牌、有機旱作牌、加工轉化牌 山西省發布5大類46項...
曹妃甸河豚:打造區域公用品牌 助力曹妃甸特色養殖“海里撈金”
微生物肥料:讓農田“減肥”又增效
架設防雹網、水肥一體化噴灌系統為未來果園豐收再添助力
玉門市:加大土地流轉力度 助推機采棉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