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 2022-11-23 13:01
2022年以來,貴州黔東南州黃平縣研究制定出臺支持鄉賢返鄉創業政策措施,召開推動鄉賢返鄉創業座談會、每年春節給鄉賢一封慰問信、慰問鄉賢人士家屬代表等一系列活動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實踐證明,推動鄉賢返鄉創業是破解人才瓶頸、推動人才振興的突破口。
做好基層治理,需要發揮各方面社會力量的作用。“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鄉村振興、服務家鄉等基層治理工作也應多方“借力”、使力、聚力,最終形成合力,從而畫好基層治理的“同心圓”。
鄉賢之力,不應被小視。黃平縣重安鎮的鄉賢女士程太芝目前是黔東南綠色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她創辦的舊州大壩1600多畝野菜基地,每天有50名到60名留守老人、婦女到基地務工,月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事例向我們證明,鄉賢回鄉大有可為,可以在基層舞臺實現自身的夢想與價值。
鄉賢之德,理應被弘揚。“根”的情節深深烙在每一個中華兒女心中,助力家鄉發展是每一個人的“本能反應”。今年10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師廖正銀回鄉探幫滿屋父老鄉親看病的視頻登上熱搜,在全網引發廣泛關注,涌動出“醫者仁心”的交口稱贊。盡己所能、知恩圖報,鄉賢之德在群眾中廣為傳唱。安徽宿松縣圍繞“鄉賢文化進四堂、培育文明新風尚”工作思路,把“善行義舉”轉化為一種實實在在的感召力,讓“鄉賢故事”、“鄉賢精神”在鄉間鄰里人盡皆知、廣為流傳,持續發揮著宣傳教育的作用。
鄉賢之美,理當更好發掘。浙江嘉善縣將鄉賢服務陣地作為聯結群眾情感的重要平臺,全面梳理鄉賢人才資源,精準匹配基層百姓需求,將醫療、助困、文化等鄉賢資源下沉到網格、延伸到陣地。各級在鄉賢回鄉投資、用地保障、資金支持等方面,應提供政策保障,開通綠色通道,搭建創業平臺。同時,注重發掘鄉賢之“美”,將鄉賢將自身的資源效能發揮到極致,定能在基層治理這個大舞臺上熠熠發光。
廣納賢能,聚沙成塔。重視鄉賢、借力鄉賢、善用鄉賢、服務鄉賢,與鄉賢同心共圓,才能在基層治理中產生“一花引來百花開”的良好效應。 (曹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協商會小記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四五”發展規劃》:涉及農機、農林、畜牧...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桑蠶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屆桑蠶...
外交部發言人: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根據中國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戰...
習近平:培育亞太共同發展的繁榮之花
密云區科技賦能蜂產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 支持農機和種業發展座談會
打好特色優勢牌、有機旱作牌、加工轉化牌 山西省發布5大類4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