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睢寧 2022-11-21 16:17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
睢寧都會迎來一批“新客人”到訪
它們在睢寧各個濕地、山林、河道安家落戶
享受冬日溫暖陽光的同時,繁衍生息
據不完全統計
每年在睢寧過冬的候鳥約30種,達數萬只

黃河故道一處濕地,一群斑嘴鴨在活動。
先來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吧!
↓↓↓








近年來,睢寧始終以改善生態系統質量為核心,以保障和維護生態功能為主線,構建生物多樣性網絡,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隨著睢寧生態環境的不斷修復與改善,鳥類逐年增多。

黃河故道邊,一群白鷺在嬉戲。
綠色是候鳥們最喜愛的顏色,近年來,睢寧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2021年,全縣新栽植樹木310萬株、新增綠化面積約2萬畝,封山育林和低效林改造已完成約2000畝。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也是睢寧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一環。2021年,62臺燃氣鍋爐和149臺生物質鍋爐全部按要求完成改造,48家產廢單位及3家經營單位信息接入江蘇省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其中2家1000噸以上產廢重點企業連接視頻系統。

打造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環境,還需要從人居環境的提升著手。2021年,睢寧完成36條支流截污整治,新改建鎮級污水處理廠11個,自然村污水治理覆蓋率提升到40.7%,8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水更清了,岸更綠了,隨之而來的,是候鳥們的棲息環境呈現一副嶄新的畫卷。

牛背鷺在一頭水牛身上覓食蟲子。
黃河故道邊上,
花果盛開,群鳥啁啾,
每一步都是一處迷人的風景。
78歲的睢寧縣姚集鎮王塘村村民吳化香,隨身攜帶一根長竹竿,每天騎著三輪車沿黃河故道而行,看到河里有垃圾袋、塑料瓶等雜物,就撈起來放進車廂。受吳化香影響,高黨村成立了一支40多人的志愿者護水隊。

睢寧房灣濕地,夕陽下的景色。
如今,黃河故道的生態環境通過植樹造林、濕地保護、水源污染治理等搶救措施,建成為橫貫東西的綠色走廊,吸引了大量候鳥前來棲息。

睢寧一處田間,一群牛背鷺在活動。它們屬牛背鷺印度洋亞種,頭和頸橙黃色,背中央長有橙黃色長形飾羽。
濕地作為候鳥安家落戶的重點區域,睢寧采用建設濕地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小區等多種形式,對重要或典型濕地、重要水源區濕地資源實施搶救性保護,進一步優化了睢寧的生態環境。

在白塘河濕地公園,園區內水面和濕地面積約1800畝,將水岸線空間與水體有機融合,充分體現自然特性、創造充滿生態情趣的濕地環境。目前有各類植被63科、169種,其中野大豆、野菱等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生動物100多種,包括國家Ⅱ級保護動物鸕鶿、天鵝、灰鶴等。 白塘河濕地公園,一群針尾鴨從水面起飛。針尾鴨大都為黑褐色,雜以黃白色斑紋,無翼鏡,飛行迅速,喜歡集群。
睢寧將守護好生態底色作為頭等大事。《睢寧縣“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實施,進一步明確了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向,致力全域美麗,建設一個彰顯綠色發展之美、城鄉宜居之美、自然生態之美、人文特色之美、文明和諧之美的新睢寧。

這些舞動的精靈
是睢寧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
取得成效的直觀見證。
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綠了,
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在睢寧“打卡”,
睢寧也時刻做好了迎接的準備,
期待每一個冬天,
期待每一只候鳥,
期待每一次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機會!
[湖北]湖北:力爭每年培養4萬名各類鄉村產業人才
冬天里的一把火——2022卡塔爾世界杯十大看點
睢寧這些警察竟然在夜市上練起了攤……
最近,睢寧人都忙著做這件事……
鄉村振興看茂名 優質果品“有身份”,金字招牌銷全國
電子身份證加載更多應用場景 群眾辦事更加便捷
睢寧,全省第一等次!
睢寧這個鎮最近很“忙”,93歲的老黨員都不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