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11-23 16:11
豐收時節,山東淄博的大地上到處洋溢著喜悅。果園里,蘋果褪下了紙外套,享受陽光的滋潤,換上一身吉祥的“沂源紅”;成堆的大蔥,剝皮打包,整齊地送入冷庫,等待發往全國……
這一幅幅美好的豐收景象,得益于在農業農村部支持和指導下建成的冷藏保鮮庫。這些保鮮庫,不僅有助于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還可以幫助種植戶買全國、賣全國,甚至讓加工產品出口國外。
淄博市臨淄區金山鎮西崖村周圍,以丘陵山地為主,土壤含鉀量高,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宜于地瓜種植。
筆者來到淄博樂恩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時,正值地瓜大規模收獲的時節。總經理楊立愛告訴筆者:“我們基地以前種200多畝,這兩年擴大了種植規模,今年種了600多畝。之所以敢種這么多,是因為2020年建成了7500立方米的倉儲保鮮庫,可存200萬斤地瓜。”
地瓜收獲后,儲存一直是個大問題。2020年初,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工作人員找到楊立愛,介紹了農業農村部的補貼政策。楊立愛立馬決斷,投資400萬元建設數字化控制溫、濕度的智能冷鮮庫。“地瓜在地頭的收購價是1元/斤,從中挑出品相好、大小均勻的存到春節時銷售,可售6元/斤。”楊立愛說。
田間地頭的冷庫建設,最主要的作用是讓種植戶有了議價權。桓臺縣綠田農業種植合作社種植了200畝陽光玫瑰葡萄。合作社負責人王強告訴筆者:“以前沒有冷庫,葡萄品質再好,收獲季價格也提不上去,收購商叫價10元/斤,不賣就會爛到樹上。”
2021年4月冷庫建成后,合作社的葡萄有了議價權。二級三級果目前收購價是3元/斤至5元/斤。合作社將葡萄存在冷庫里,元旦后可賣30元/斤,相當于現在一級果批發價,使其經濟效益大幅度提升。
加工才能有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冷庫建在田間地頭,有效促進了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高青金念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大白菜、胡蘿卜、土豆、洋蔥、大頭菜等。“蔬菜種植收獲、出貨不及時,不僅品質沒法保證,損失也巨大。這幾年,借助補貼政策,合作社陸續建設了5個保鮮庫和2個冷庫。”合作社負責人李元崗告訴筆者,建冷庫時,他們把加工車間建到了一起,特別方便。
李元崗領著筆者參觀了大白菜的加工流程,分揀、漂洗、切塊、漂燙、包裝全自動化,這些半成品、成品進入冷庫,由冷藏車送往煙臺碼頭,出口到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淄博市農業農村局根據農業農村部要求,堅持“農有、農用、農享”的原則,突出產業需求,圍繞鮮活產品,聚焦新型主體,大力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
“僅2020年和2021年,我市就建成了178個冷庫,提升了產地冷藏保鮮能力、商品化處理能力、穩產保供能力和服務帶動能力,使農產品產銷對接更加順暢,推動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銜接,賦能數字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淄博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楊溯易介紹。
11月21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4.24
山東菏澤:加強冬管 確保小麥壯苗安全越冬
【齊魯潮評】山東:加快建設文化強省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桔農有福了!金桔專業冷庫對外開放,延長農產品銷售期
敦煌讓更多的農產品香飄海外
河南省出臺蔬菜促銷10條舉措,涉及定向蔬菜采購、保障蔬菜運輸暢...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山東工業轉型升級新觀察
11月18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