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丘北 2022-11-21 20:26
近年來,丘北縣緊緊圍繞“傳承文化、創新發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目標,通過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將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成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壯族服飾和水竹花傘展示
截至目前,丘北縣共有省、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2項,項目代表性傳承人81人,部分傳承人創新傳承與保護方式,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非遺文化產業。
丘北縣有一家制作和銷售少數民族服飾、壯族水竹花傘、民族手工紡織錦繡及傳統銀飾等文旅產品的民營企業,年銷售總額80萬元。每年為40余名農村婦女提供臨時或季節性崗位,她們居家刺繡的產品,根據加工的尺寸大小可獲得100元至300元不等的收入。
△壯族七彩花糯米系列產品
△壯族花米飯
被評為2022年云南省首屆“非遺伴手禮”的壯族花米飯,是精選本地生產的優質糯米,用多種野生植物的根、莖、花、葉提取紅、黃、藍、紫、黑等天然色素浸泡染制而成,因其色彩斑斕、口感醇香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為傳承壯族花米飯的手工制作技藝,弘揚民族特色飲食文化,丘北壯族花米飯傳承人何瓊鑫等人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創辦了公司。公司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在平寨、官寨、天星3個鄉建立2000余畝優質糯稻種植基地和100余畝染色植物種植基地,直接帶動200多戶農戶增加經濟收入。該公司研發的“七彩花糯米”系列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暢銷省內外,年銷售額達1800萬元。
△白族刺繡手工技藝傳承
丘北縣境內居住有漢、壯、苗、彝、白等七個民族,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方式不斷創新,非遺資源的開發還將越來越多,輻射范圍也會進一步擴大,農村群眾增收渠道也將不斷拓寬。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桑蠶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屆桑蠶...
在張家界,休閑度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旅游產品文化內涵不斷...
金桔成熟時 歡歌慶豐收 融安縣定于12月3日至4日舉辦第十三屆金...
密云區科技賦能蜂產業高質量發展
打好特色優勢牌、有機旱作牌、加工轉化牌 山西省發布5大類46項...
小小食用菌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
玉門市:加大土地流轉力度 助推機采棉產業提質增效
董長瑞:鄉村產業強,還要“跨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