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丘北 2022-11-24 00:44
近年來,云南丘北縣八道哨鄉矣堵村委會白臉山村群眾,以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發展理論,堅持黨建引領、產業振興、多元融合、鄉村治理“四篇”文章,著力打造白臉山生態文明示范村。

黨建引領,寫好“綠色”發展產業文章
白臉山村在綠色產業發展上,緊緊抓住上海在丘北縣對口幫扶項目,堅持以綠色發展為理念,生態資源為依托,黨組織覆蓋為基礎,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轉化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引擎”。夯實“紅色堡壘”,主動作為;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領頭雁”作用,支部書記帶領黨員、村小組干部分析查找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讓滬滇項目在白臉山村落得下,建得好,見成效。凝聚“紅色力量”,助力發展;由黨員和小組干部帶頭開展民居民房改造,帶頭拆除殘垣斷壁、圍墻、耳房等,帶頭劃片包干,做深做細群眾思想工作,打造一支能戰能勝的“紅色鐵軍”。織牢“紅色網格”,夯實便民服務;引領組織群眾修改完善村規民約,強化群眾自主自治,讓群眾主動參與到白臉山項目規劃建設,使美麗鄉村建設實現自主建設參與管理自治模式。

鄉村振興,寫好“民居”改造特色文章
白臉山村在上海對口幫扶項目的實施下,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客流量逐步增大,村黨支部積極探索第一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就地取材發展既能讓百姓富起來,又能讓村莊美起來的荷花觀光特色旅游產業。全村荷花旅游觀光產業逐步形成規模型產業,年均帶動150余人就業,為村民增收50萬余元。結合撒尼族獨有的民居建設風格,由村民主動投入,家家戶戶建設特色民居。通過上海對口援助實現“整村提升”,先后實施改造提升村內觀光道路4500平方米、建設民俗文化墻1161平方米、田園休閑觀光帶5000平方米、民族文化廣場1000平方米、民族特色風雨亭和村標和10個村內特色景觀點,自項目建成以來,及大地優化村莊生態環境,豐富旅游產品,拓展旅游生態,有效推動全村百余戶民宿發展,提高農戶經營、務工和租金收入,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

多元融合,寫好“引鳳”鄉村振興文章
白臉山村充分利用青丘荷花休閑農業生態旅游的豐富資源,“筑巢引鳳”共同開發建設項目村生百度網盤建設,實現地方、企業、集體、群眾四方共贏目標。依托上海對口幫扶項目建設,深挖民俗風情、農耕文化、民居文化、民族服飾等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積極開發培育以“花臉節”“火把節”為主的民俗文化鄉村旅游,帶動民族歌舞展演、服飾生產展銷、農家樂飲食服務項目建設。倡導民族項目積極培育、壯大以彝族繡品為主導的產品,推進民族刺繡文化產業發展。成立文化產業合作社,采用“黨支部+合作社+群眾”的生產經營模式,開發特色旅游產品,重點以本土民族服飾、手工刺繡為主,使各種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鄉村治理,寫好“德治”法治文明文章
“黨建引領+德治+法治”讓農民成為鄉村治理的主題。在彝鄉撒尼人腰包“鼓起來”的同時,還讓農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展現新時代的好面貌,成為邊疆人民團結奮進奔小康的“幸福好樣本”。通過“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對村干部進行集中輪訓,幫助基層黨員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高發展經濟、化解矛盾、依法行政的能力,增強了黨在民族地區的親和力。充分發揮民族文化引導和帶領群眾的作用,發揚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等優良的民族風俗習慣,以服務群眾為切入點,主動宣傳民族文化中熱愛勞動、誠實守信、與人為善、和睦鄰里等傳統美德,以民族文化推動群眾精神文明建設。通過上海對口幫扶項目的逐步推進,進一步完善白臉山村內基礎設施,結合網格化管理制度,通過村內的小喇叭、群眾“微網格”微信群、進村入戶、召開群眾會等方式廣泛宣傳白臉山項目規劃建設情況,大力營造政府主導、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為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鑄魂。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桑蠶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屆桑蠶...
外交部發言人: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根據中國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戰...
習近平:培育亞太共同發展的繁榮之花
密云區科技賦能蜂產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 支持農機和種業發展座談會
打好特色優勢牌、有機旱作牌、加工轉化牌 山西省發布5大類46項...
[四川]四川有力推進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建設
海南自貿港儋洋經濟圈外向型經濟發展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