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網 2022-11-28 14:30
鄉村治,百姓安,天下穩。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不僅關系到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更關乎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對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了顯著成效。以黨組織為領導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現代鄉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錯綜復雜,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加艱巨繁重,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以善治鄉村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重要支撐。
堅持黨建引領,推進“三治融合”。辦好農村的事,關鍵在黨。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支部,加強和改善村黨組織對村級各類組織的領導,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成治理優勢。選優配強村級隊伍,優化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全力打造一支想干事、會干事、能干事的鄉村干部隊伍。深入推進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探索“三治融合”的形式,豐富“三治融合”的內涵,發揮乘數效應,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新鄉村。
堅持農民主體,凝聚善治合力。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主體是農民群眾,要切實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權益。充分調動和發揮好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適應農村生產生活變化的新情況新形勢,創新村民議事載體,豐富村民議事形式,激發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內生動力,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聚焦群眾需求,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目標,加大公共服務力度,延伸為民服務觸角,完善糾紛調處機制,維護群眾切實利益,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
堅持因地制宜,創新治理模式。抓實抓好鄉村治理,重在形成一套務實管用的方法。要鼓勵基層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形成符合本地實際情況、具有本地特色的鄉村治理機制。鼓勵各地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化手段賦能鄉村治理,促進現代信息手段與傳統治理資源有效銜接,提高鄉村治理效能。推廣運用積分制、清單制,以及整治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鄉村治理創新性經驗,解決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久久為功,方能善作善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邁上新征程,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繼續走好走穩鄉村善治之路,讓農村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真金白銀!邢臺出臺激勵政策推進質量強市建設
關于《2022鄉村振興成果展》延期舉辦的公告
產業煥新推進鄉村振興——直擊小崗村新發展
寧遠下灌村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
慶云縣東辛店鎮蘋果搭上“訂單”快車,鄉村振興一路向“紅”
杏葉黃鄉村美
天祝:塑造美麗宜居鄉村新風貌
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硬仗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