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2年第22期 2022-11-26 16:4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莊嚴提出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好派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工作,必須把自己職責工作擺進去,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本質要求,找準工作切入點,推動監督單位以中國式現代化要求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圖片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維護黨中央權威,鞏固全黨的團結統一,既是全黨的行動準則,也是紀檢監察機關最重要、最根本的使命和責任。具體到三農工作,就必須牢牢堅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始終把團結、依靠、領導農民作為光榮傳統發揚好,持續鞏固黨長期執政的政治根基,保證黨中央有關三農工作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確保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始終跟進督促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和端牢中國“飯碗”。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糧食安全,要求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深刻表明解決好14億多人口吃飯這個最基本最緊要問題,必須始終堅決以我國國內糧食穩產保供的穩定性來有效應對內部外部的不確定性。派駐監督工作必須牢牢把握黨中央對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戰略部署和樹立大食物觀的新要求,在推動糧食安全責任落實、嚴格保護耕地數量、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耕地用途管控、加快以種業為重點的科技創新、強化設施裝備支撐等方面投入更多監督力量,確保監督單位全過程全領域全環節全方位落實和實現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保供部署要求。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始終跟進督促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維護農民利益。黨的二十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外出考察,首站就深入農村,強調“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億萬農民的深切惦念和對三農工作的殷切期望。派駐監督工作必須更加注重調查研究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得怎么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得怎么樣、億萬農民關心亟需的農業社會化組織發展和服務得怎么樣、引導培育鄉村產業發展的短板在哪里等重點,通過深入基層發現的問題“以下看上”,督促監督單位黨員干部改進作風、求真務實、埋頭苦干,把思想和行動始終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確保出臺的各項具體政策符合實際并有利于保障調動農民和產區積極性,有利于脫貧群眾和脫貧地區在鄉村振興中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成就,使農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長效。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注重監督促進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出明確要求,體現了黨對鄉村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指明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攻方向,順應了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過去的實踐看,少數地方鄉村建設中出現了一些不尊重發展規律的問題。要督促監督單位把自己、把職責、把工作擺進去,查找自身是否存在工作目標設定不合理、工作布置簡單化、工作檢查形式化等問題,及時反思整改,真正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監督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我國農村地區占國土總面積的90%以上,常住人口5億左右,農業的綠色發展、農民的綠色生活方式、農村的綠色建設,事關綠色中國的底色。派駐監督要注重調研農業資源集約高效利用情況、農業生產向優向綠情況,增強政治判斷力,督促推動監督單位處理好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強農業資源保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業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構建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全過程轉型。
作者:吳清海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組長
來源 | 《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2年第22期
邊巴扎西:“金融戍邊”人 丨2022年度三農人物候選人推介
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各地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 優化就醫服務 減輕群眾負擔
穆斯塔克:中國是一個不僅關心自己發展,而且積極援助他國的國家...
武鳴:雙橋鎮產業“玉帶”連產業 發展道路促發展
武鳴區推動碳酸鈣產業向集群化發展——石頭山里淘“黃金”
走進鄉村看發展 浸潭鎮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推動現代農業高...
王全智:喚起“后千禧一代”的鄉村使命感丨2022年度三農人物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