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 2022-11-23 14:07
日前,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天津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圍繞“致力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津南注入新動能”這一主題,發布津南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三美四鄉”、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階段性成果和下一步思路目標。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農業、農村、農民這個根基。實施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是黨的二十大重大戰略決策部署題中應有之義,是天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必然要求,是推動津南綠色高質量發展必由之路,是‘黨之大者’、‘國之大者’,是最直接最現實的民心工程。”發布會上,津南區委書記王寶雨介紹,結合自身優勢、特色和發展實際,該區推動鄉村振興的思路為:堅持農內與農外相結合,對于全區“三農”工作“不求大,只求精;不求全,只求優;不求量,只求質”,堅持因地制宜,采取一村一策,做到精準發力,重點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提高土地產出和經濟效益,全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未來,津南區鄉村振興工作要在三個方面下更大功夫、見明顯成效:
努力實現農村更富裕。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土地利用集約化、產業發展多元化、特色種植品牌化、農村生活現代化。以產業振興為抓手,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都市型農業,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探索通過強強聯合、股份合作、打造村集體經濟共同體等多種方式,最大限度進行資源整合,增加土地產出效益。特別要用好“小站稻”金字招牌,通過種子、品牌和文化,提升小站稻品牌價值和示范效應,讓中國飯碗裝更多優質小站稻。
努力實現生活更幸福。緊緊抓住就業這個最基本的民生,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政策體系、加強技能培訓、擴寬就業平臺等有效舉措,促進農民高質量充分就業。要在做好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示范鎮結算、農村適齡青年住房、未整合村老年人生活補貼等農民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健全保障基本、質效優良、城鄉均等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持續增加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努力實現鄉村更美麗。按照黨的二十大“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重要要求和天津市“三美四鄉”創建標準,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臺載體,扎實做好創文創衛、垃圾分類、移風易俗、家風家教等各項工作,通過點滴變化感染帶動群眾,通過耳濡目染提升文明素質,真正做到既“塑形”、又“鑄魂”,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鄉村振興】巴燕鄉:數字鄉村讓群眾生活更智能
【環境整治】大華鎮:扮靚人居環境 為鄉村振興提“顏”增“質”
因地制宜發展茶產業(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巡回法庭走進“和美鄉村”
各地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 優化就醫服務 減輕群眾負擔
穆斯塔克:中國是一個不僅關心自己發展,而且積極援助他國的國家...
武鳴:雙橋鎮產業“玉帶”連產業 發展道路促發展
武鳴區推動碳酸鈣產業向集群化發展——石頭山里淘“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