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新聞網 2022-11-24 10:20
“戴南后花園 水鄉會客廳”
戴南鎮刁良村被授予“國家森林鄉村”稱號

本報訊(特約記者 袁開建)11月14日,戴南鎮農業農村局派專人給刁良村送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頒發的“國家森林鄉村”牌匾。
11月16日,記者走進這個四面環水的具有8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落。一條波光粼粼的大河靜靜流淌,與鑲嵌在河面兩側的農家景點組合成一個河濱公園。曲折迂回的河邊棧道上,灑滿了隨風飄落的柳絮,坐落在兩岸粉墻青瓦的民居的墻壁上,恰到好處的描繪著表現新農村風貌的風俗畫,畫面上“戴南后花園、水鄉會客廳”十個大字,讓人眼前一亮……這里正在建設集旅游、“會船大食堂”一體的“微景點”。
行走在河邊,好像躋身于一個大森林中,又仿佛在一個大花園里。在村民江往宏房屋旁的小河邊,記者見識了這個農家“微公園”,園子里種有臘梅、鐵榆、紅梅、紅楓等20多個品種植物,令人賞心悅目。
在村民呂建中、薛懷民家的庭院里,兩棵具有80多年歷史的銀杏樹十分醒目。刁家村470戶農戶中,有290多戶的房前屋后種上了花草樹木,成為自家的“微公園”。村莊面積460畝,綠化面積達165畝,占比超過35%。成為戴南“后花園”、江蘇省綠化示范村、江蘇省二星級康居示范村、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泰州市生態村。目前,村里正在積極創建泰州市特色田園鄉村。
村黨總支書記王俊岳告訴記者,相傳明朝洪武年間(約1370年)就有刁家村。古色古香的民居是這里的特色,由于年代久遠,不少巷道路面破損嚴重。目前,村里正在按照“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整修。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加整修的鄉親們把笑容寫在臉上。全村將修建仿古路面1700平方米、透水路面1500平方米,對三座大小橋梁注入“文化元素”。
王俊岳說,建設戴南“后花園”需要豐厚文化內涵。在原村部所在地,他們正在建設會船文化、木工文化、農耕文化三個展館。私塾館將恢復原樣,里面將陳列孝道、廉政文化等內容,成為教育黨員干部、少年兒童的基地。一個傳統的豆腐坊也已在規劃建設之中。
王俊岳告訴記者,建設“水鄉會客廳”是他們村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項目。“一條大河穿村過,家家住在綠樹中”是刁家村的真實寫照。戴南鎮境內長達3公里的中心河,有近2公里流經這里,相傳明朝洪武年間這里就有撐船、賽龍舟的民俗。2020年,刁良村根據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村黨支部、村委會召開了一個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參加的“諸葛亮會”。大家一致認為:“水是魂、文是根、綠是神。”于是,他們先從打造“文化河”破題。首先將會船、龍舟表演的中心河核心段面的河岸進行整治美化,在此基礎上建成了800米水泥棧道,與南北兩座大橋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水上景區,成為老百姓晨練、休閑的好去處。附近用于停靠貨船的船塢,平時則成了老百姓浣洗衣物的“浮動碼頭”。
記者在現場與幾位農戶攀談,一位名叫張巧玲的婦女豎起兩個手指,俏皮地說:“上河邊,看風景,那叫個爽!”正在“微公園”除草的66歲的薛奶奶笑著與記者逗趣:“歡迎你來我們莊上旅游……”
在村黨總支組織館里,王俊岳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我們將聯系本村的實際深刻理解貫徹落實,全力建設“老百姓的大公園”,不斷提升父老鄉親們的生活質量。
助力鄉村振興 | “田秀才”評上了高級職稱
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工作推進會在京召開
習近平向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第16屆學術大會暨第30屆院士大會致賀信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區,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
東方首個國家4A級景區——海南花梨谷文化旅游區今揭牌
破解發展短板、賦能鄉村振興 龍巖“抖音數字技能學習中心”做法...
王集鎮財政所:強化"三資"監管 助推鄉村振興
我縣又一村莊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