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14:27 中國青年網
神獸
“南方有獸焉,角足大小形狀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鐵飲水,其糞可為兵器,其利如剛,名曰嚙鐵。”西漢時期東方朔,在他所著的《神異經》曾經描述過這樣一種“食鐵獸”。到了晉代,學者郭璞在《爾雅·釋獸》中注釋道:“似熊、小頭、痹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
古籍中的“食鐵獸”,其實就是今天人見人愛的大熊貓。在上古神話中,大熊貓是蚩尤的坐騎,喜歡吃銅鐵,炎帝與蚩尤決戰時就是騎著它,最后蚩尤輸了,大熊貓也被炎帝封印,因此它的后代由上古神獸變為了如今萌萌的狀態。
進化
然而用今天進化論的觀點來看,這種在800萬年前開始出現的稀有生命物種,也確實在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地質變遷和第四紀冰川洗禮后孑遺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800萬年滄海桑田讓大熊貓一退再退,最終在青藏高原東緣的高山峽谷中頑強地生存下來。直到1869年,人們在雅安寶興再次清晰地聽到了大熊貓的腳步聲。
相遇
那一年,法國傳教士、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來到穆坪(今寶興縣)鄧池溝,在這里阿爾芒·戴維與大熊貓相遇,并將這個消息傳遍了世界。大熊貓這個獨特的物種開始被世界所認知。
保護
如今,150多年過去,人們對大熊貓的熱情依舊沒有絲毫減退。作為大熊貓科學發現地的雅安對大熊貓的保護也層層升級:1979年,四川蜂桶寨自然保護區成立,時至今日,雅安市已建立起了7個保護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
2009年,處于病餓中的“瀘欣”在四川甘孜州瀘定縣被當地村民發現后獲救。次日凌晨,專家緊急出動,將“瀘欣”接到了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接受全面救治。經過1個多月的精心調理,“瀘欣”身體全面恢復,并將其在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歸。
“淘淘”“張想”“雪雪”“華姣”……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陸續放歸了9只大熊貓。2018年,四川大相嶺大熊貓野化放歸基地建成。此后,大熊貓野化放歸研究、大熊貓孤立小種群復壯工作及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進程持續推進。
2017年四川啟動了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2018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在成都成立;2019年10月大熊貓國家公園南部入口社區項目在雅安啟動,標志著大熊貓國家公園在四川的 試點工作步入全面推進階段。雅安市5935.82平方公里劃歸大熊貓國家公園,占全市行政區域的39.45%。
茫茫深山中的大熊貓種群在保護下逐漸壯大,而對于人類來說,外形黑白分明,線條簡潔柔和,外表憨態可掬、性情溫和的大熊貓逐漸擁有了更多意義。
使者
它是中國對外交流的友好使者,新中國成立后,“大熊貓外交”成為新中國外交的一種獨特方式,大熊貓所發揮的作用,甚至不亞于一位外交官或政治家。
32年前的1990年北京亞運會,一只手持金牌奔跑的大熊貓進入人們的視野。它叫“盼盼”,是北京亞運會的吉祥物。
從“盼盼”,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之一“晶晶”,再到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大熊貓形象作為吉祥物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中國形象“代言人”,“大熊貓故鄉”雅安市與有榮焉,可以預料,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四川,還是雅安,今后大熊貓吉祥物必然還是會層出不窮,不斷地推陳出新。(雅安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供圖)
驚喜!“鳥中大熊貓”黑鸛又飛到南寧了
“鳥中大熊貓”全球不到1000只!六分之一就在公安...
東北黑土地秋收一線: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
打卡漳平 | 赤水古村 藏在深山里的明珠 第13期
這輩子就干一件事: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吉林]全力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我省推進黑土地保護性耕作...
“三秦楷模”張淑珍:大學畢業扎根秦嶺深山60余載 從茶姑娘變茶...
《黑土地保護法》正式施行 用法律守護“耕地中的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