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報 2022-11-28 10:52
天津市濱海新區聚焦青海、甘肅等受援地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的各項要求,持續加大干部人才選派力度,著力在質上升級、量上加力,以“濱城所能”解“青甘所需”,有力促進了受援地全面鄉村振興。今年,新區共選派142名干部人才,援派隊伍規模之大、類型之全、覆蓋范圍之廣均為歷年之最。
據了解,新區根據受援地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的需求,著眼補缺強弱,增派農業、經濟、園區、黨務、文旅、金融等方面的實用型人才29名,進一步豐富援派專技人才的專業背景,實現對口支援建設領域全覆蓋,有力助推受援地提升治理能力與服務水平。同時,著眼培育和鍛造一支政治硬、作風好、能力強、敢沖鋒的鄉村振興隊伍,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工作需求,不斷開拓培訓新思路、探索培訓新機制,大力補齊知識短板和能力弱項。三年來,共舉辦各類培訓61期,培訓受援地黨政干部人才近4000人次。
此外,新區進一步完善結對關系,拓寬交流領域,通過調整優化幫扶方式,構建協作交流新格局。推進干部人才掛職交流,圍繞結對地區干部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積極主動溝通,根據培養鍛煉意向、民族生活習慣、擅長領域等情況,按照崗位對等、專業對口、業務對應原則,分配到開發區、職能部門、街鎮等單位學習鍛煉。指定專人做好服務保障,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建立“傳幫帶”制度,安排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的同志進行帶教,提供“一對一”學習指導,確保“掛出實效、學出成績”。今年以來,已接收72名黨政干部人才來新區掛職學習,有效提升了受援地干部人才的能力素質。
新區深化拓展幫扶模式,堅持建強團隊,圍繞受援地醫療教育需求和短板,新選派35名教師、6名醫生組建專業對口、結構互補、協同高效的“組團式”幫扶團隊。各團隊帶著資源、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開展“名醫西部行”等一系列援派措施,累計診療患者5600余人次,進行手術495臺。創造性實施“雛鷹計劃”,建立校際結對幫扶136對,開展交流活動700余次,組織近2萬名師生交流互學,用情懷和雙手托起“振興夢”。
新區還助力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開展“結對共建、同步振興”行動,推動新區8個街鎮的13個村與青甘兩地13個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實現崗位結對共學、資源互享互通。安排8名援派干部擔任聯絡員,搭建受援地與新區有關街鎮、村的聯絡橋,實現全方位互聯互通,持續激發結對村基層黨建活力,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涼州...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涼州...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涼州...
正安縣:實施農業現代化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寧夏打造特色民宿促鄉村旅游提質升級
【鄉村振興群英譜】金光華:把軍人底色書寫在鄉村振興上
優化基層治理 助力鄉村振興
零陵老年互助入選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全區213個老年互助社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