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臺 2022-11-28 15:35
11月23日,記者從銅陵市財政局新聞發布會了解到,近年來,我市財政事業發展和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自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將預算績效管理上升到國家治理層面以來,市財政局將其作為深化財政管理改革、提升財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內容,以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為目標,錨定目標、穩扎穩打,由點及面、由表及里,重點聚焦問題短板、主動尋標對標、創新方式方法,實現“四個轉變”,不斷推動全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走向深入,2019年榮獲國務院真抓實干通報表彰,績效考核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齊抓共管,推動工作機制從“單兵作戰”向“協同推進”轉變
政府層面整體推進。成立了銅陵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親自掛帥,形成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財政部門牽頭組織指導,各級各部門全力配合、積極參與的格局。
壓實部門主體責任。樹立全員抓績效的理念,逐步改善“財政熱、部門冷”的現狀。邀請績效管理領域領導和專家,分層分類開展有針對性的績效培訓,累計開展線上+線下培訓20余場,涉及人員近千人。
建立內部分工機制。連續開展以“績效”為主題的財政管理年活動,堅持財政全員參與。
擴圍升級,推動管理范圍從“點”向“面”轉變
在績效制度建設上,以《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辦法》為統領,建立了涵蓋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運行監控、事后評價、結果應用、工作考核等環節的具體操作規程。
在績效管理領域上,推動績效管理覆蓋所有財政資金,實現“四本預算”全覆蓋。
在績效管理模式上,推動管理重點從項目支出向支出政策、部門整體、政府預算績效轉變,探索實施下級政府綜合運行評價試點,更加注重宏觀績效,破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績效格局。
提質增效,推動績效鏈條從“有”向“優”轉變
事前評估在“新”上出實招。在全省首次以市政府名義出臺《關于推行合法性審核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凡是需要財政承擔的各類補貼政策,出臺前一律由市財政局從立項可行性、財政可承受能力和資金績效等方面進行合規性審核,評估結果作為市政府決策的必要依據。
績效目標在“優”上做文章。加強績效目標編報基礎支撐,整理、提取核心業務指標,嵌入信息系統實現動態管理,初步建成涵蓋64個行業類別、314項資金用途和近4000指標的指標庫,將預算單位編制績效目標由“填空題”變為“選擇題”。
績效評價在“質”上見實效。不斷深化事后績效評價,逐年擴大評價范圍、嚴格質量管控。
多措并舉,推動結果應用從“單一”向“多元”轉變
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按照《銅陵市市級預算績效管理結果應用暫行辦法》,全面落實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報告和應用機制,累計下發反饋意見書110余份。
深化績效評價公開。建立重要績效信息向同級人大報告和向社會公開機制,落實重要績效目標隨部門預算同步公開,績效自評結果和部門評價結果隨部門決算同步公開。
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探索建立財政與人大、審計等部門聯動工作機制,邀請人大代表參與重點項目績效評價。
記 者 / 銅陵臺融媒體記者袁晉明 于 謙 馮 正
連續12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 我國產業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
全國本土新增連續7天破兩萬,優化防控二十條措施如何有效應對?
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1至10月全省交通運輸建設項目...
邢臺這項工作,全省第一!
雙江鎮呂孖村:養魚產業顯成效 分紅增收暖人心
全省農業科技創新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半月鎮:打造全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鎮
紅藍相映清新風!我區這個融合品牌獲全省點贊